• 首页
  • 今日关注
  • 山东新闻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 报料
  • 评论
  • 论坛
半年提供信贷资金4000余万
建行与政府搭台“助保贷”破冰中小企业融资难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近日,笔者从青岛建行获悉,半年时间内该行的“助保贷”业务为十余家中小企业融资共4000余万,在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难方面开辟了新途径。据悉,2013年末,在市财政局、市经信委的支持下,青岛建行与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搭建了“青岛市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正式开办“助保贷”业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了政企银三方共赢。
企业:扩大可贷款额度 降低融资成本
  日前,作为率先办理“助保贷”业务的企业之一,山东宝康蜂业有限公司刚刚获得500万元的“助保贷”资金。对企业而言,“助保贷”的优势在于扩大了企业可贷款额度,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企业解决了担保难题,充分满足了融资需求。
  山东宝康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显波介绍,作为生产栈桥牌蜂蜜的老字号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抢”购蜂蜜,“这种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时间短、资金量大、即时性,如果过了蜂蜜采集这段时间,即使有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张显波说。对于宝康蜂业来说,现有的厂房和土地无法足额贷出所需资金。就在此时,长年的合作伙伴、青岛建行为其设计了一种新的融资方案,“使用企业的部分抵押物作担保办理小企业‘成长之路’业务;剩余部分用于办理‘助保贷’业务。”建行高新区支行纪行长说,“助保贷”业务可以将资金扩大2.5倍,这样两种方式共同发力,解决企业资金问题。
  “如果通过融资担保机构贷款,需要花费2%-3%的担保费,此外,还要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采用‘助保贷’不仅极大提升了贷款额度,更重要的是节省了这些费用。”
  建行青岛高新区支行行长纪胜师考察宝康蜂业。

政府:发挥风险补偿资金作用 撬动10倍融资杠杆
  所谓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是建设银行为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零售化转型,借助政府平台,批量化营销服务客户,实现企业、政府和银行“三方共赢”的创新产品,是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的信贷业务。通过与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搭建的“青岛市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将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放大10倍为平台内企业提供贷款额度,并为符合平台业务范围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
  对政府而言,“助保贷”充分发挥了风险补偿资金的作用,通过杠杆效应撬动了更多的信贷资金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真正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切实有效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助保贷”的基础上,青岛建行还与胶州市方面合作,搭建“胶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平台,由青岛市科技局、胶州市政府、青岛佰盈担保有限公司分别出资组成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按其规模10倍放大,由青岛建行提供专项科技信贷资金额度,由建行胶州支行向在胶州市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经过国家、市、区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发放贷款。自2013年8月开办首笔“助科贷”以来,已累计为十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七千多万。
银行: 扩大客户基础 批量化服务客户
  建行“助保贷”业务,借助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及信息资源与企业助保金共同增信降低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扩大了小微企业客户服务范围,紧密了与政府的合作关系,更实现了批量化、平台化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助保贷”业务的“目标客户库”企业可由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和青岛建行双方各自推荐,经共同审查通过后进入名录,作为“助保贷”业务潜在目标客户。建设银行和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将共同对企业开展线下调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第一时间放款。目前,先后已有二十多家企业申请,10多家企业已获得“助保贷”的资金支持,行业涉及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等。
  建行青岛分行郭中华副行长表示,“助保贷”业务是政府支持小企业融资的务实之举,“通过银政企三方合作,一方面助力政府做强工业园区,培养优质企业群,为财政收入提供稳定的税收资源;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融资流程长、融资效率低和融资门槛高的问题。另外,借助政府对各类资源的主导优势,对银行的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持,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孟艳)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