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粮仓”掀起盐碱地农业革命
无棣核心试验区5000亩小麦还有十天即可丰收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再有10天左右,“渤海粮仓”里的小麦就要收割了。
     本报5月22日讯(通讯员 蒋惠庆 记者 王晓霜) 再有10天左右,无棣“渤海粮仓”里的小麦就要收割了。从原来的盐碱地到现在的丰收地,作为山东项目区的“核心试验区”,无棣“渤海粮仓”成功酝酿并掀起了中国环渤海盐碱地里的农业科技革命。
  “渤海粮仓”是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实施的一项重点项目,主要针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在环渤海低平原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等地建立一批粮食增产增效示范区,重点突破区域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目标。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原来耕作制度,由一年一熟的棉花种植方式,改为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实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实现盐碱地周年覆盖。原来无棣县有50万亩中低产田和13.9万亩重盐碱荒地,只能种棉花,不能种粮食,有些荒地连棉花也种不了,只能当晒场。以小麦为例,低产田每亩产量在280公斤左右,2013年,“渤海粮仓”项目无棣核心试验区通过实施盐碱地“棉改粮”,小麦亩产达到340公斤,基本达到普通粮田350公斤的产量。如在无棣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全县20万亩低产田年可增收小麦1.2万吨,盐碱地“棉改粮”可增收8.5万吨,重盐碱地改良可增收1.39万吨,即无棣县可实现小麦年增收11万吨左右。
  小麦丰收后,无棣试验区接茬种植的4900亩玉米又实现了平均亩产400公斤的丰收,去年秋季之后的5061亩小麦还有10天即可开镰。
  据了解,山东省“渤海粮仓”项目区还制定了沾化、惠民、阳信示范区的整体规划。为强化政策保障,去年省科技厅再投入项目资金2000万元,资金支持覆盖滨州、东营、德州三市,全力支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一场盐碱地里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风起云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