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张店一大型超市猪肉专柜前消费者减少。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琛 通讯员 崔金生
自去年11月以来,猪肉价格在销售旺季不涨反跌,打破了“猪周期”的运行规律。异化的猪周期不仅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及养殖户的利益,最终也会影响消费者舌尖上的选择。本报20日《无奈的养殖户,难追的猪周期》刊发后引起各方关注,纷纷献策,给养殖户应对异化的“猪周期”支招。
政策: 优惠贷款利率 畅通销售渠道
临淄养殖户王先生养猪场的存栏量约300头,今年春天生猪价格跌到每斤5.1元,他赔了3万元左右。5月以来,跌了近半年的肉价终于开始涨了,趁还保本,他赶紧卖掉达到出栏体重的猪,好回收资金维持养猪场运转。
他说:“像我们存栏量只有几百头的养殖户,资金缺口是最大的问题。希望银行提供更多的贷款利率优惠,尤其是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适当放宽还款时间。这样,我们可以不用每天提心吊胆。”
临淄养殖户贾先生说:“希望政府可以多提供一些补贴,补贴政策会让亏损中的养殖户坚持下去。”
“过去,肉价越低越卖不出去,生猪贩子和经纪人会把价格压低,养殖户几乎赚不到钱,甚至赔钱。今年3月和5月国家的两次储备冻猪肉收储,帮我们养殖户提供了销售渠道,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也回升了。”
资金:建立生猪发展基金,扶持困难养殖户
生猪养殖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保证养猪场正常运作,市场低迷的时候部分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低,这就让他们容易陷入资金不足的泥潭。
针对这样的情况,市商务局调研综合科副科长牛广牧建议,建立生猪发展基金,更好地扶持资金困难的养殖户。据牛广牧介绍,自2013年起,政府取消了母猪补贴政策,这是因为随着母猪补贴扶持力度的加大,生猪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会造成目前生猪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来看不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建立生猪发展基金,在猪价下滑时,可以为需要资金的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同时避免市场上能繁母猪量过多,引发下一轮的猪肉价格下降。”
信息: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市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猪肉市场在经历了两轮起落明显的猪周期后,在2009年7月到达了一个低点。这时发生了一个新现象:2009年7月并没有成为新一轮3年猪周期的开始,而是在一年内完成了一个价格周期,并且震荡幅度越来越大,让养殖户有些吃不消。
近年来,“一年赚、两年平、三年亏”的猪周期规律被打破,猪肉价格跌宕起伏更加明显,经常跳出“猪周期”的价格波动预期。
市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造成当前生猪乃至整个畜禽业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养殖户往往根据市场价格来确定养殖规模,行情好时,盲目扩大,行情差时,又恐慌性抛售,造成市场供应失衡,价格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该工作人员建议养殖户多关注市场动态,加快转变传统的家庭式养殖模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联合发展养殖合作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生猪生产,减少养殖的盲目性。
“加强生猪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防止养殖户由于信息不对称,盲目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进而增强养殖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建立生猪市场调控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当猪粮比价处于不合理的区域时,及时发布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说。
畜牧部门建议养殖户转变传统家庭式养殖模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