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之源—东平陵城考略
2014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两汉时期的济南国。
  曹操画像
  王莽画像
  东平陵故城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先有鹅鸭城(即城子崖平陵城),后有济南府。”如果把济南的历史比做一条长河,那么,城子崖东平陵便是它的源头。
  东平陵城位于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东北约两公里,始自春秋,繁荣于两汉,至唐元和十年,历经1500年的沧桑,是汉济南国、郡的治所。现四面城墙依稀可见,1997年被山东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翟伯成                        
西汉时已设“铁官”
  “济南”之为地名,虽始见于汉初,但东平陵城的历史由考古资料证实,却要略早一些。东平陵,原名平陵,春秋时属谭国,齐桓公二年,齐师灭谭,为平陵邑,归齐国。平陵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撰写的《说苑》。他在《贵德》卷中记载:“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齐桓公之平陵,最早应于其王二年,即公元前684年。从这年起,“齐师围谭三年不灭”,在围谭三年中,桓公不止一次地经过东平陵。据《新序·杂事》云:“昔者刘桓公出游平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郭氏之墟在东平陵已有人居住,但生活很贫穷。从老人九个儿子无一娶妻可看出这一带的落后面貌。
  平陵城城址呈方形,边长1900米,总面积360余万平方米。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先生首次进行调查,发掘城子崖遗址时又作详细调查。1975年前后,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对城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重点钻探。
  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米—30米,高1米—4米不等,城墙顶残宽2米—7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城内地貌南高北低,有自西城墙中南部至东北部和近西城墙向北的深沟两条,应与古河道有关。地面到处可见砖、瓦和陶器残片。遗址中部西侧三四百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铁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冶铁遗址。南面为陶窑群,是城内手工业区。东部偏北处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铺砖、石的路面,当地群众称之为“殿基地”,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西北部及其余部分为居民区。历年采集的遗物有陶、铁、铜、石器和钱币等。
  东平陵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因此汉高祖在此设有工官、铁官。从东平陵和龙山镇权庄所发现的大规模冶铁遗址来看,平陵城的冶铁业当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据说汉章帝曾把珍藏的三把宝剑,亲自题名赐予他心爱的三名大功臣,其中之一便叫“济南椎成剑”。章丘自古被称为铁匠之乡,汉代平陵城大规模冶铁业的发展就是这一美誉的历史渊源。向上追溯,大概能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代。

河道迁徙致城废
  东平陵为两汉重要城池,在各个时期的沿革都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密切相关。汉初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东平陵,属济南郡,郡治东平陵,因于钦《齐乘》曰:“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以别之。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封其侄刘辟光为济南王,居东平陵。辟光始在城内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济南国都曾繁荣一时。景帝二年(前154年),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处死,济南改国为郡,治所仍在东平陵。
  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封齐孝王子刘就为济南王。元鼎五年(前112年),刘就薨。汉宣帝刘询于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广陵历王子刘圣为济南王。建昭元年(前38年)正月,元帝刘爽封梁敬王子为济南王。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刘骜封梁荒王子刘凤为济南王,在位17年。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为东平陵人,便将故乡东平陵改名为乐安,属青州。历经16年,直至汉光武帝改回济南国。
  东平陵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废,并将郡治西迁历城(即现在的省会济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河道迁徙有关。过去,先民择水而居,《水经·济水注》称关卢水云:“水导源马耳山,北经博亭西,西北流至东平陵城,与武源水合。”即北魏时关卢水经过东平陵,武源水也经过东平陵。今关卢水东流入章丘绣江河,武源水又迁至谭城西,都不经东平陵,这应是东平陵城废弃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作为曹操治所
  东平陵城作为两汉时期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造就了一批历史风流人物。如刘辟光、王莽、朱云、终军等。
  随着洛庄汉墓的进一步发掘,其墓主人成为考古之谜。但追溯历史,可界定为齐王刘肥、吕王吕台及诸位济南王,在此之外可能性甚小,这些人正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真正在汉代干出一番事业的东平陵人,要数王莽。历史上,王莽是以皇帝身份倡导改革的,尤其是他推行的货币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时章丘还出了一位豪侠大将朱云,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伟,在当地以勇力著称。朱云从青少年时期就多与那些豪杰侠义之士交往,并曾借助他们之力为自己报仇,同时也养成了好侠重义的性格。自40岁以后,朱云才开始有所转变,先是向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后又从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朱云既以好侠重义著称,又受到儒家思想的正统教育,颇为时人敬重。
  公元前121年,东平陵出了一个叫终军的青年。终军,字子云。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长于言辞,善写文章,以志向远大闻名于世,很受武帝赏识,派他以特使身份巡行各郡国。所到之处,兴利除弊,办事干练。后又自请出使匈奴有功,长为谏议大夫。元鼎元年(前113年),武帝欲派官员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群臣多不敢担此任。终军又自请前往,对武帝发誓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便是“弱冠请缨”成语的典故。终军至南越后,果劝其“举国内属”,完成了使命。不久,南越国丞相吕嘉起兵叛乱,杀死了南越王及汉朝使者,终军殉难,年27岁,世人称其为“终童”。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一代枭雄曹操曾担任济南国相,其治所就在东平陵故城。曹操出任济南国相时,正年富力强,到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深受民众欢迎,而那些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之徒惊恐不已,惶惶不可终日,纷纷遁逃,“窜入他郡”。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