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巨野5月25日讯(通讯员 张海东) 进入夏季,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在巨野县田桥镇二郎庙村,“第一书记”李岩一大早就来到田地里,他心里还惦记着村里刚刚开工的机井项目,正与村干部一起到工地现场查看…… 在二郎庙村,80%农田灌溉靠机井完成,然而该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缺乏,现有机井数量难以满足群众的灌溉需求,粮食产量一直较低,灌溉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李岩得知这一状况后,马上向所在单位请示,为该村捐赠打井项目资金。经过层层审批,最终争取了2万余元,计划为该村新打5眼机井,用于农田灌溉。这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感激万分:“多亏了李书记,给我们打井,以后不用为浇地发愁了!” 2012年3月,李岩从巨野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来到巨野田桥镇二郎庙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俯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与群众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李岩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他发现村里通往学校的唯一一条道路,由于长年失修,路面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雨天孩子们穿着靴子一滑一陷踩着泥泞上学,李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从这条泥泞的路入手,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他一方面积极奔走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一方面提议村党员干部带头,义务修整这条为民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岩的努力下,争取到5万元专项资金,同时村里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部分村民,也都主动带上铁锨、锄头,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修路现场,大伙清理土方、搬挪石块、拔除杂草……修路热情异常高涨。李岩更是身体力行,在修路队伍中忙碌。原本10人不到的修路队伍,逐渐壮大到了30多人,修路的进度不断加快。不到10天的时间,原本坑洼的道路变得宽阔平整漂亮了。 随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李岩深知自己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下一步,他计划帮助村里再修一条水渠,进一步解决该村的用水问题,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