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00年前曾有近20万华工赴欧参战,为一战的胜利和中国的战胜国地位做出重要贡献。参战华工中有14万多人在英法一线,5万多人在苏俄一线,其中第一批5万多名华工是从威海出发赴英法一线参战的。 □林永茂 首批华工从威海登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摆开了主战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特别是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之后,英法等国的人力资源更趋紧张。为挽回颓势,法国首先将目光转向中国,希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其战争需求。1916年5月14日,天津惠民公司与法军代表签订了招募华工20万人赴欧参战合同。但由于德国的阻挠、战地作业的危险以及中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等原因,法国在华招工一波三折、阻力重重。同年10月25日,天津市民8000余人集会,要求解散惠民公司,禁招华工,并发起抵制法货运动,使法国的招工计划再次受阻。 面对国内日趋高涨的反战情绪,英国政府也加快了招募华工的步伐。英国驻华公使馆军事参赞罗伯逊之所以相中威海卫,还在于英国殖民者在此已有多年的招工经验。他认为山东劳工不仅能耐寒冷,而且强壮能干,山东是“最好的招募区域”。据资料介绍,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的华工近14万人,而自威海卫转运的华工即达54000多人,成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输出地。 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即送入华工待发所。在威期间,每15人编成一班,选出一人任工头,并随时赴沙地进行体能操练或队列、行军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便登上征募而来的英法商船,运往欧洲战场。 在欧洲战场饱尝磨难 华工到达法国即被编为华工军团(也称华工队),经过短期军训后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服务。据有关资料介绍,到达欧洲的14万多名华工,其中有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 华工们上前线后,除承担挖战壕、运弹药、埋尸体、修路架桥等危险工作外,很多人被迫投入战斗。无论是在环境恶劣的后方,还是在极其危险的前线,华工们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有的被虐待致死,有的染病而亡,有的则因饥饿与劳累抛尸他乡。而在敌机轰炸中遇难和在作战中阵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1917年2月24日,法国输送华工的“亚瑟”号轮,行驶在地中海时被鱼雷击中,当即有543名华工遇难。出发前,华工们与英国当局签的合同讲明不参与战斗,而事实上华工们所从事的工作则是战斗的最前线。时任第13营翻译的张邦永在《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片断回忆》一文中讲述:挖战壕的地方已在敌人步枪的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人战壕相距不过50码。我们是站在敌战壕前挖战壕,战壕挖好之后,英兵才进来,所以我们实际是在最前线。3营10连的华工严振盛则叙述道:我们的生活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在战事吃紧和阴雨连绵时,有一个阶段我们竟7天7夜粒米未进,全靠挖野菜、吃萝卜度日。威海宅库村的丛树举曾回忆道:由于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当德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时,许多人跑出战壕观看,结果敌机投弹轰炸、俯冲扫射,致使许多华工被炸得血肉横飞。 据资料记载,赴英、法劳工因工资汇率问题蒙受损失而求助于中国驻英使馆时,使馆方面竟然函电不复、上访不见。北洋政府及驻英、法使馆也曾派员赴华工集中地视察或慰问,但基本上走走过场,从未直接与华工们见过面。对此,华工们“只有咒骂,只有叹息”。漂泊异域、孤苦无依的华工们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护自身的权益,顽强地生存下去。据统计,仅为抗议虐待,华工们组织的各种罢工抗议活动就近30次。为适应在当地生活和务工的需要,华工们还组织了各种识字班、补习班,由随营的中国翻译免费教授中文、英文和法文知识。 为一战做出巨大贡献 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四年的战争终于结束。同年11月16日,英国殖民大臣专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衷心支持。” 然而在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上,日本以强盗逻辑强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战胜之日成国耻之日。当时,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列强代表面前厉声反驳所谓中国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的谬论:“14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 弱国无外交!国弱受人欺!那些为战胜国做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在华工们的强烈要求和团结斗争下,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但实际回到祖国的只有11万人,另有3000多华工在法国定居,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以上档案现存于威海市档案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