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枣庄环保局局长张永刚接受本报专访—— |
“尽快实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
| |
- 2014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6月4日,纪念日启动仪式上,张永刚发言。 本报记者 李泳君 摄 |
|
今年的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部将中国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向污染宣战”。6月4日下午,枣庄在台儿庄区府前广场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枣庄市环保局局长张永刚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将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新枣庄这一中心,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高举生态旗,深化“治、用、保”,念好循环经 记者:“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其中水污染防治也是关键一环。今年枣庄已代表山东省参加迎淮考核,为此五区一市打造了非常多的亮点工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下足了工夫。那么目前枣庄的水污染防治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张永刚:近年来,枣庄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高举生态旗,深化“治、用、保”,念好循环经,朝着实现点源全达标、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泥全处置、中水全回用、生态全修复、风险全防控的“六全”目标迈进,努力使枣庄成为让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的模范市。 同时,严格落实目标倒逼机制,按照断面达标优先的原则,要求国控断面上游的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COD≤25mg/L、氨氮≤1mg/L加严的管理标准,对150家企业实施了新一轮限期治理,全部达到全国最严的山东省新的地方排放标准。 另外,还积极实施再生水回用、回城、截蓄导用工程,全市70余家企业配套再生水回用设施,9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再生水利用工程,每天回用规模达到39万吨,再生水已成为全市第三水资源。另外还建设人工湿地24处,面积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64%。 同时,实现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河流断面水质的实时监控。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三大环节,全市沿7条主要河流全部建立了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多年来,枣庄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 倒逼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排放标准 记者:在加强水污染防治方面,枣庄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和打算呢? 张永刚:下一步,枣庄市将多措并举,强力治污。一是全力保障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坚持“治、用、保”并举,着力提升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按照断面达标优先原则,倒逼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排放标准。深入排查整治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抓紧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严格实施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对河道两侧的畜禽养殖企业、“土小”企业坚决搬迁或取缔;对城乡结合部倾倒在河道沟渠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除,切实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同时,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格执法,切实解决超标排污问题;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零容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对治污设施简陋、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的,坚决依法予以关停整改。对工作推进不力、影响南水北调和迎淮核查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效问责,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排名比2012年前移两位 记者:枣庄以煤起家,长期以来空气环境一直压力很大,目前枣庄整体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何,存在哪些特点? 张永刚:根据省环保厅通报,2013年枣庄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在全省13个同类城市考核中排名第4名,比2012年提高3个位次;枣庄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列全省第13位,比2012年前移两位。 目前,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在逐步好转,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从全年情况看,监测数据表明,全市煤烟型空气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复合型污染又逐步显现。同时,枣庄空气污染还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以沙尘浮尘等输入性污染为主,冬季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中、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供暖期。在众多污染源中,主要是工业污染源、扬尘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而且点源分布广、面源范围大、流动源增长快。 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 记者:下一步,还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打造属于枣庄的蓝天白云? 张永刚:治理大气污染重在“调结构、促管理、搞绿化”的工作思路。一是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科学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强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治理,全面提升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水平;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建成区燃煤锅炉治理,年内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确保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建成区内4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改造治理任务。 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监管,严禁抛洒遗落;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加大露天烧烤监管力度,切实解决油烟扰民问题;继续抓好秸秆禁烧,从源头上控制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强化机动车环保监管,加快“黄标车”和高污染机动车淘汰进程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14年内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万亩,力争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过采取以上措施,力争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由2010年的103μg/m3、48μg/m3、155μg/m3分别降至83μg/m3、45μg/m3和129μg/m3,比2010年分别削减19.4%、6.3%和31.4%。PM2.5控制在70μg/m3。 抓工业废气治理 推进机动车环检 记者:据我们了解,整治大气污染,咱们枣庄打出了一整套的“组合拳”,目前哪些措施已经落实,效果如何呢? 张永刚:近年来,我们枣庄市按照“调结构、控新增、减存量、抓管理、搞绿化”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思路先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12年全部关停立窑水泥的基础上,加快淘汰砖窑、焦化、火电等落后产能,升级改造传统产业。 同时,着重抓好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全面实施工业粉尘和脱硫升级改造,启动脱硝工程建设,对36家企业下达限期治理要求。目前,12个脱硝工程,34个脱硫升级改造工程和29个工业烟粉尘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约2亿元对全市45家企业的露天物料堆场进行治理。 除此之外,还开展建筑工地、物料堆场、运输车辆、储煤场等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突出抓好储配煤场和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整顿,关闭30万吨以下小煤矿9处、采石厂25处、储煤场150处。 另外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全市已建成11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投资80余万元建设了全市机动车环保监控平台,与11家检验机构全部联网,实现数据、视频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环保标志路检和黄标车淘汰工作。同时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坚持“技术防范、疏堵结合、以堵促疏”的方针,切实破解秸秆禁烧难题,2013年三夏、三秋期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三秋期间实现了国家卫星火情零通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