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要先进行预选,选好了基本就刷了一半了,剩下的这些人再参加高考,100个人能考上10个就不错了。”6月7日,为了纪念自己参加高考30周年,李云芝特地带上自己喜欢的相机,通过影像记录2014年的高考。 当年,李云芝如愿考上了山东农业大学。如今,看着孩子们紧张的情绪,他说,其实虽然年代不一样,但是记忆都是相仿的。“那时候也很紧张,毕竟考上大学的几率要比现在低很多。”李云芝说,和现在唯一不同的,就是考场门前一个家长也没有,都是孩子们单打独斗。 年代不同,记忆却相仿。在一个知识决定未来的时代,高考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大家都会紧张。 6月7日,虽然下着雨,但是家住新桥小区已经76岁的张凤桐还是来到了考点,他是来送自己的孙女上考场的,他告诉记者,孙女参加高考,他比孙女都紧张,甚至比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紧张。“我当年上的是东北大学,虽然年代不一样,但是很多经验还是能传递给孙女的。”张凤桐说,经历过高考,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本报记者 林宏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