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亿的项目,民企当上大股东 |
发展混合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让企业“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 | |
- 2014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5月23日,山东寿光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工作。财务成本高让民企期盼更好的金融环境。 本报记者 马绍栋 摄 |
|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更是决定一个区域竞争力的标尺。2013年入鲁履职的前三个月中,省长郭树清八次调研座谈中七次提及营商环境。记者在省内及浙江、福建采访发现,凡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支撑。经过连续几轮简政放权改革,我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仍有顽疾需要根除。
本报记者 马绍栋 刘红杰 混合所有制探索 国企占股两成 转型和民企合作 “计划一期工程今年底投产。”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挖掘机、打桩机等基建设备正轰鸣运转。这片盐碱地上正在建设一个总投资180亿元的大型混合芳烃项目。中石化仅仅是占比10%左右的小股东,真正的控股大股东是富海集团这样一家民营企业。 “我们占比达到57%,另外还有几家民营股东。”富海集团董事长罗冰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东营土生土长的民营炼化企业,富海正在由炼油向化工转型。 “混合芳烃可作为石油树脂、汽油、溶剂的原料,产出苯、甲苯、二甲苯等,以二甲苯为原料可以得到精对苯二甲酸,是重要的大型有机原料。” 如此好的项目,中石化为何不自己做呢?记者了解到,由于现有装置改造困难,加之国企自身的诸多限制,与民企合作成为最好选择。“项目建成后,中石化的一些炼化副产品成为我们的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后可以再进入中石化产业链。民企与央企、国企能更好发挥各自优势。”罗冰解释。 在老工业基地济宁,民企与国企的紧密结合也在进行,在大股东位置上唱主角的依然是民营企业。 “去年产业园开始建设,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煤炭形势下滑和资源枯竭正逼迫煤炭领域国企——宏河集团走转型之路,上述产业园正是与济宁知名民企——太阳纸业合作建设的200万吨造纸项目。 宏河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玉奉表示,太阳纸业在造纸领域是专家,占股80%,只要项目运作成功,也能摸出条国企转型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路子。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表示,混合所有制探索,核心是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国企婆婆多,头上紧箍咒多,决策受很大制约。发展混合所有制,关键要遵循市场法则,防止单方面行政干预。”
政府定位要变 企业跑三次还办不成事,服务机构要扣分 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打造正是考验政府聪明管理的关键。 在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单东看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既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又要负责地管好该管的事,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相协调。 在去年简政放权改革大潮下,山东出台工商30条,推行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一下子就增加了9万户中小微企业,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多最快的一年。浙江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负面清单,告诉企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能做的让企业决策权更自由,值得山东借鉴。 “政府的角色应该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方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5月27日,济宁市任城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和创业辅导基地同时揭牌,济宁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刘东升说,服务大厅分设政策咨询、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等十一个窗口,涵盖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从注册到做大的一条龙服务。 “首批入驻了33家中介服务机构,我们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考核实现优胜劣汰。”刘东升指出,如融资窗口,要看中介机构服务效率,如果企业跑了3次以上还未办结,就要扣分,累计超过一定限度会将该机构驱除。 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新风介绍,目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让中小微企业“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 浙江省发改委社会体改处副处长孙裕增介绍,浙江花了十几年时间来做浙江信用网,录入了850多万家企业和4600多万名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在部门之间共享,健全的信用信息,对改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
金融环境得改 企业贷款直喊难,银行还向企业拉存款 尽管金融扶持政策频出,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存在。 记者在省内采访时,不少中小民营企业老板诉苦,除了贴现成本,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报材料流程依然繁琐,而且银行还连带着向企业拉存款。“一到季度末,银行就让放500万、1000万存款进去,告诉你这钱不能动。考虑到以后和银行的合作,尽管占压了一部分流动资金,还是得照办。”我省东部沿海一家民营企业老板透露。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一些经验值得山东借鉴。 2008年以来,浙江在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量、增量和户数上均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13年底,浙江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664亿元,比年初新增2694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分别达34.7%和47.2%,新增贷款近一半投向小微企业。截至2013年底,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05万户。 这归功于浙江2012年出台的激励政策,支持银行批量化设立中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截至2013年底,各类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已超过1200家,数量居全国首位。相较而言,我省小微金融在专营机构数量、实质支持力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根本在于征信难的病根,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累计为500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信用评级。 而我省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尽管各方都意识到这一体系的重要性,推进力度仍不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