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伟 长清区归德镇双乳村村民曹修刚,今年48岁,从学生时代起,就对“红色文物”情有独钟。20余年来,他进行专项收集,并都一一进行了保护珍藏。如今,他已经珍藏了数百本各个时代的教科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条文法规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应让后人了解那段历史,因此应当好好珍藏。” 各历史时期教科书 近百本珍藏家中 在曹修刚的家中,珍藏着近百本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教科书,有些书本已经破旧不堪,书本上的字迹也已模糊难认,但对他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家中的“宝贝”。 曹修刚介绍,这些教科书的年代跨度很大,最早的有清朝时期的教科书,近代的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识字课本,还有解放后、“文革”时期的通用教科书。 “每个时期的教科书各不相同,又各具特点。比如清朝的教科书,仍旧以孔孟之学为主,注重古典籍的学习;到了近代教科书,则开始出现从西方传入的格物致知等。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教科书的封面上印制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语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70年代后期的教科书的特色就比较少了,相对较为古板。” 在曹修刚看来,这些教科书承载着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通过这些书籍,后人可以看出一段沧桑历史。 《法令汇编》近70载 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曹修刚家中,还珍藏着一册1945年7月由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编,韬奋书店发行的《法令汇编》。这本书横长11.8厘米,竖长17.8厘米,共42页,封面红字竖排版印刷,右上边印有“晋冀鲁豫边区”,中间印有《法令汇编》,左下边印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编,韬奋书店发行”,横印“第一分册,一九四五年七月”。 据了解,1941年在邓小平同志(时任太行军区政委)提议下,在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建议下,党中央将晋冀豫边区改为晋冀鲁豫边区,包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政区,22个专署,199个县(市)。太行区为边区政府直辖区,下属39个县。 同年7月7日至8月15日在山西辽县(今山西左权县)桐峪隆村召开了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大会选举了杨秀峰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薄一波、戎伍胜为边区政府副主席,浦化仁为高等法院院长。 会议期间通过了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土地使用暂行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条例》、《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这些法规汇集成册,成为《法令汇编》。 现在发现的《法令汇编》是珍贵的历史法律文献,距今已近70年,几经风雨沧桑,保存到现在完好无损,实属珍贵的“红色”收藏品。 1944年《整风文件》 未现相同藏品公开 曹修刚还珍藏了印有“1944年冀鲁豫书店发行”字样的《整风文件》上下两册书籍。这两册书都是32开,封面左上方红色粗框内是竖写书名——《整风文件》及增订四版字样,右下方有“1944冀鲁豫书店发行”字样,说明此书是1944年在冀鲁豫边区印刷出版的。 上册包括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等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人的17篇文章;下册有10篇,另外还有“附件”5篇,其中有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等文章共计27篇。两册书加起来有近四百页,土纸印刷,显得十分粗糙,但字迹还比较清晰。 曹修刚告诉记者,他手中的两册《整风文件》及1944年的十多册笔记本、《泰运日报》等文献,都是10年前在长清城内一位老干部手里买来,这些年来他一直珍藏着。 “我也曾经查阅过许多资料,但作为1944年出版的党内书籍还没有记载记录。这两本书对研究当时冀鲁豫边区的革命史及出版史等都有很高的价值。有关整风的文献当年出版了很多,各地解放区都有发行,但1944年出版的一般还很难见到。” 据了解,自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各解放区都先后开始了整风运动,而与此有关的《整顿三风》、《整风文献》、《整风文件》等书籍也迅速在各解放区出版、流传开来,像曹修刚收藏的这两册《整风文件》应该就属此类。 “我收藏的这两册《整风文件》虽然不是最早的版本,但在冀鲁豫边区应该是最早的版本之一。”曹修刚说,此外,他还珍藏了数百枚毛主席像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