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杨淑君 王传胜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周店船闸一直寂寥地埋在地下,运河水不再从她脚下流淌,商船也只停留在她的记忆里。本次周店船闸清淤,一位老人每天习惯性地坐在闸坝一侧,观看清淤进程,他叫苗景生,今年83岁,曾是运河上的一名运输船的船主人。 跑船故事>> 当年桅杆林立 周店船闸发掘现场,83岁的苗景生老人肩膀上斜放着小木棍坐在一旁。他是目前周店村健在的跑过船的最年长的老人。18岁那年,苗景生花了十几担麦子的价钱,从黄河里买回一条船,开始了他的跑船生计。 当年,苗景生的小船就像是运河上的一艘“快递船”,每到一站卸下货物后,就要寻找需要运输货物到下一个目的地的商号。当年,仅周店村,就有四五十条在运河上跑运输的船。这些船只在张秋和临清之间,由南往北运大米、谷子、麦子等粮食,由北向南则运输百货、盐、炭等。 苗景生回忆,遇到顺风,一天船行二百余里,比自行车要快,逆风时,则要多雇几个小工在岸上拉纤。每出一趟船五六十块钱的收入曾让苗景生一家过得很富足。 回忆起那段跑船的日子,83岁的苗景生脸上立刻有了荣光:那时候,过周店船闸时桅杆林立,过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到傍晚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围坐在河岸谈天说地,推着车、挑着担的商贩则在船只和岸边来回穿梭,各种叫卖声混杂,商船停在运河中,点亮烛光,这种繁华热闹的情景一直持续整个通宵。 当年,苗景生的船采用半动力,顺风时拉开船桅,逆风时则需要两个人在岸上的纤道上拉船,而他则是“船长”,自己开船。拉一个来回有200多里,常常在船上呆四五天。 居民期盼>> 规划保护好古闸 1958年,以20担粮食的价格,苗景生将他跑了多年的船重新卖到了黄河上。“比刚开始还赚了。”一句玩笑,在他看来并不可乐。多年的生财之道从此断了。此后随着周围开凿干渠,周店闸周围的河道逐渐断流,直至淤积废弃。 如今的运河早已不比往昔,就在深埋于地底下的周店船闸重新现于世人面前时,苗景生每天都带着小板凳坐在这里,看船闸一点点露出全貌,就像一点点回忆年轻时跑船的旧日辉煌。 “要想让这里继续通水也很便利”,苗景生仿佛早已丈量过:周店船闸往南330米、往北90多米都能够到水。 村民王焕喜也在周店生活多年。“我们盼着能把船闸开发保护起来。”说起船闸,话语里带着感情:有水多好,因为家在闸边,曾经晚上都能听见清晰的流水声。夏天,大家都搬着凳子到闸边乘凉,还有很多人晚上直接睡在闸边,凉快。 会通河又名“闸河”,过往船需要缴税 “会通河是京杭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河段。”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这样向游客讲解,现在从东平至临清的一段大运河被称为“会通河”。在这段河道,河水被分为两部分,南流三分,南会泗水,北流七分,注入御河,有“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称。由于会通河上坝闸林立,因此,明人又称这段运粮河为“闸漕”、“闸河”。 而运河繁盛时期,闸上都设有闸官,负责管理运河闸、放行过往船只。而苗景生介绍,运河闸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当年每次过闸,都要缴一块多钱的税。”1953年到1958年间,苗景生的跑船生涯中,有些运河闸也像一个河上收费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