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没一年,小两口就闹离婚
济阳县离婚率逐年走高,去年首次超过1000例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阳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室。 见习记者 张健 摄
     近日,家住济阳县的张先生和妻子结婚刚半年就办理了离婚。记者从济阳县民政局了解到,张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济阳县离婚率持续走高,2013年离婚家庭更是突破1000个。对此,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独生子女个性越来越突出、责任心不强所导致。 
本报记者 杨擎     
个性越来越凸显 包容心越来越小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环境,不少年轻人在家中依然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日子。张先生今年24岁,半年前与妻子胡女士喜结连理。如今,两人在一周前办理了离婚手续。 
  “可能是习惯了一个人自由的生活,结婚后发现过于受束缚。”张先生说,自己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什么事情都是顺着自己的心意走,结婚以后许多问题都变得十分繁琐,使得他措手不及,难以应对。
  “我的公主脾气比较严重,有时候一句话说不对火气就来了。”胡女士说,张先生身为独生子,并不会讨好女孩子,她的脾气上来以后,对方的脾气更为暴躁,两人无法沟通交流,导致感情生活以失败告终。
  张先生说,他与胡女士结婚之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相处时间很短。“可能是因为年龄与个性的原因,我觉得处理家庭问题十分棘手。”张先生说,母亲与妻子出现问题后,他不知道如何应对,因为偏向父母,导致妻子对他的安全感下降。
  “相比其他城市,济阳县的年轻人个性虽然没那么强烈,但这个问题确实越来越突出了。”济阳县民政局副局长马克表示。

女儿婚姻成了 父母“摇钱树”
  众所周知,在农村依然存在“结婚赚钱”的观念,女方父母必须要见到男方给的“重礼”才会将女儿嫁出去。
  金女士今年35岁,已经有过4次婚姻。“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严重。”金女士说,“剩男”越来越多,使得不少父母钻空子,让女儿不断结婚、离婚,成为父母的“摇钱树”。“如今,离婚在农村已经很常见。”
  据了解,由于县级城市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结婚的严肃性在市民观念中的分量越来越轻,“闪婚”、“闪离”的现象在济阳县已经见怪不怪。
  “曾经碰到一对夫妻,上周五刚刚领了结婚证,这周一便来办理离婚手续。”济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部分夫妻由于相处时间较短,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因为“聊得来”、“投脾气”,冲动之下就结了婚,过于草率。
  “市民对婚姻的‘不重视’行为越来越严重了。”该负责人说,不仅“闪婚”、“闪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复婚现象也越来越多了。不少夫妻一句话不合就拿离婚威胁对方,另一方不服气就会在气头上办理离婚手续,气消后又复婚。 
责任心不强 致离婚率走高
  根据县民政局数据显示,济阳县的离婚率持续走高。“离婚的最根本原因是责任心不强。”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一天,两男一女走进了结婚(离婚)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说,女子与前夫有一个女儿,要求与前夫办理离婚手续后,直接与现任男友办结婚手续。这名女子认为,只有自己过得舒心,才能更好地抚养孩子。“这就是典型的责任心不强。”相关负责人表示。
  “济阳县外出打工者较多,也是导致离婚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克说,夫妻长时间分居,导致“外遇型”和“感情不和型”离婚越来越多。
  “夫妻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市民殷大娘说,虽然随着观念的变化,离婚已经见怪不怪,但年轻人应该提高责任心,尽量避免离婚现象的发生。 
2013年离婚家庭 首次突破千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