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探头执法,看得远拍得清
市南区实时抓拍高清摄像头全面启用,能“看”清200米内的情况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吕璐) 市南区实时抓拍高清摄像头全面启用,违规进入东海路的旅游大巴一旦进入探头200米以内就能被抓拍,压实线变道等行为也一览无遗。
  26日,记者在在青岛交警支队市南大队香港西路中队看到,民警正坐在电脑显示屏前,观察各路口电子眼拍摄的监控录像,逐一筛选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以及陋习的车辆。在10点左右,一辆车从东海路西向东方向行驶到南京路路口时,压着实线从右转车道加塞变到了左转道上。民警放大监控画面,该车的车型、车牌、驾驶员的模样等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民警抓拍后,把照片和车的全部信息录入系统。次日,该车驾驶员就会收到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通知。
  据了解,去年开始,市内三区431处用于交通管理的监控探头开始更新换代,如今市南区的高清监控探头已全面启动,主干道全面覆盖。
  香港西路中队中队长迟龙介绍,根据规定,旅游旺季期间,大巴不准进入东海路,但个别大巴仍然从山东路、延安三路等进入东海路,还有个别车主趁交警不备违法停靠在东海路上。迟龙介绍,目前青岛市街面上的交通探头多是标清探头,在50米的范围内,抓拍违法车辆不成问题,但拍不清楚驾驶人的样貌。而高清实时监控探头的清晰度是标清探头的5—10倍,能“看”清楚两百米以内的道路情况。民警不断调整变换摄像头的角度和焦距,连车内驾驶员的每一个动作都一览无遗。香港西路中队使用该系统较早,三个月以来,已经抓拍到压实线变道、占专用车道、违法停车等违法行为6000多起。

交警摸底农村微面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周衍鹏 通讯员 陈刚 栾心龙) 农村微型面包车较多,酒驾、无牌无证等情况比较严重,为此,交警部门自即日起将进行摸底,进行集中治理。
  26日起,交警部门将对全市核载人数为6-9人的面包车进行排查摸底,掌握总量以及分布情况,并将车辆及驾驶人的信息录入手机短信平台。
  在此基础上,交警部门将对微面车辆超员、无牌无证、酒后驾驶、闯红灯等行为进行重点查处,还将通过短信平台,向面包车所有人及驾驶人推送微面交通违法以及交通事故等信息。
  为加强管理,面包车将一律需贴荷载提示牌,前后各一张。提示牌由交警部门免费发放、指导粘贴,力争9月全市面包车粘贴率达到10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