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档茶叶滞销急坏小茶商
高档茶滞销,小茶商主动出击找市场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某展会上日照一家茶企受到消费者追捧。 本报记者 李清 摄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李清) 目前正值日照红茶和中低档日照绿茶的生产期。以往此时已经控制生产的茶企纷纷调整产品比重,增加了中低档茶叶的生产销售。即便如此,茶企生意冷热不均依然十分明显。曾着重政企渠道的茶企呈现产品滞销趋势。相较之下,注重市场流通的茶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6月26日,薄家口的茶叶加工商人薄先生开始联系外地茶商准备给他们寄送样本。据他介绍,之前他一直为某知名茶企做茶叶代加工。由于形势急转直下,原本生意红火政企销售渠道发达的该企业滞销了大量茶叶。眼看生产规模不断缩小,薄先生自寻门路在网络上寻找外地客商准备发展销路。
  他的转变得益于同行张先生。“之前我们的生意不相上下,他走市场流通穿梭省内各茶叶市场,主要以生产中档茶叶为主。我则为知名茶企生产高档日照绿茶和红茶。现在我的上家突然缩小收购,搞得我措手不及。”他介绍在张先生的带动下,先后到潍坊和济南茶叶市场考察多次,在询问了业内多位流通市场的同行后才准备发展客户自寻销路的。虽然已经有几个商家流露合作意向,但主动遍寻商机的他还是感叹万事开头难。
  济南路上的一家茶叶店铺也遭遇同样情况,之前门庭若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连日来店内生意日益冷清。他们今年已经转变经营思路,将生产重点由高端茶叶转移到中低档大众消费茶叶上来。“现实把我们打回到了七八年之前,面临的行业压力可想而知。”老板王先生说。
  相较于上述茶企的窘境,多年坚持走市场流通渠道的李先生自认为幸运许多。“按照之前的设想,市场流通渠道走顺后也开始发展政企渠道。但在我们还没有转变之前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事实证明市场路线是茶企发展的保险路线。”他说。今年他自建了行业谈论群组,发展省内各地茶商,收效不错。从四月中旬开始陆续有十几批外地客户前来考察。客户们的要求让他对自己的市场路线更有自信了。
  “市场流通渠道受制市场行情变化,无非与市场供需发生反应。设立完善发达的销售网络可以保证茶企的发展。之前对于高档茶和政企渠道的错误追求在大环境的变化下让更多人不得不正面认识市场的正面作用。”一位茶行业人士表示。
 记者观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