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再添一家异地商会
200余家黑龙江企业有了“家”
2014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照黑龙江商会揭牌成立。(商会供图)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李玉涛) 6月18日,日照黑龙江商会正式成立。商会现有会员企业217家,会员达300多人,主要在日照从事木业加工、港口贸易、商业服务、食品等行业商会成立后,将通过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会员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实现抱团发展。
  据了解,日照黑龙江商会是以在日照市常驻或长期从事工商业活动的黑龙江籍公民创办的机构为主体,是黑龙江籍在日照市工作的各界人士,自发、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商会现有会员企业217家,会员达300多人,主要在日照从事木业加工、港口贸易、商业服务、食品、服装、餐饮、酒店、运输、物流等行业。近年来,黑龙江商人依托岚山的港口优势,从国际上大量进口原木,在岚山区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目前,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7家,每年木材加工实现产值40亿元,年加工木材 500万立方米,直接拉动社会就业人员3万多人。
  据了解,从2013年9月开始,黑龙江籍在日照创业的张楠、方伟、孙烽、方君、刘天齐等28名热心企业家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组织黑龙江人交流。他们自筹资金,着手筹建商会,并且组织成立商会筹备小组。
  商会首任会长张楠说,自去年以来,在日照的黑龙江企业家们共同发起准备成立日照黑龙江商会,目的是使在日照的黑龙江人有一个沟通乡情,联谊互动,信息交流,共赢发展的平台。
  日照黑龙江商会成立后,将出台一系列制度和举措,通过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会员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实现抱团发展

 相关新闻 
日照黑龙江商会会长张楠: 发扬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
  在成立大会上,商会首任会长张楠说,黑龙江人历来重乡情,顾大局,讲团结,做大事。在日照投资创业的黑龙江人要继承并发扬父辈的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
  “父辈在黑龙江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垦北大荒,创造的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是我们龙江人一笔宝贵的财富。”张楠说,现在成立商会,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龙江形象,开创龙江企业的时代新篇章。
  他说,商会是所有黑籍企业家的组织,是全体会员共同的事业,要把商会办的有活力,有凝聚力,有生命力,就要广聚大家的智慧力量,发挥大家的资源,同心同德,否则商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据介绍,商会成立后将集中精力抓经济热点、难点,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让每一个会员都能体会到商会的真诚服务。并向兄弟商会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扩大组织.。
  “作为会长我要时刻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带头讲团结、讲奉献。”张楠在会上说,商会一方面要带领大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信守法,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商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李玉涛
 记者观察 
异地商会不断涌现 助力日照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李玉涛     

  近年来,异地商会不断在日照涌现,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在推动日照市经贸合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日照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商会是行业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合作的纽带,是政企交流的桥梁。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商会组织,对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资源,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日照把发展包括商会在内的中介组织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环视市场体系的一个重点任务,加强深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龙商孕育于白山黑水,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他们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龙商品质更具魅力、更得张扬,开创了崭新的天地。日照黑龙江商会的成立,把龙商形象、龙商精神、龙商力量带到了日照,龙商和鲁商的组合、融合也一定能碰撞出更加耀眼的火花,激发出合作共赢的更大能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