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里 青 春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京剧院的80后演员已挑大梁。
  武生需要一副好身板,演员在台下也不忘锻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名90后京剧演员说,京剧不仅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
  夏天穿着厚实的戏鞋,演员们已经习惯。
  京剧演员在开戏前化妆。
  上图:演员在台上演出,脸颊上挂满汗珠。
   文/本报记者 邱晓宇 片/本报记者 杨广帅
  “京剧是国粹,但听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头子乐在其中咯。”在青岛观象山上,市民冯先生拿着他的便携收音机,听着京剧《遇皇后》、《打龙袍》,说起京剧越来越小众化,这名老戏迷有些无奈。
  像冯先生一样爱听京剧的青岛人,大多会去听市京剧院的现场演出。与戏迷的老龄化不同的是,目前在市京剧院里,青年演员是主力,他们多数都为80后,还有不少90后。市京剧院一名工作人员说,剧院里的演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是自小学戏,大学里再专修京剧,毕业后来此就职。“可能是从小学习京剧的缘故,如今虽然它成了工作,但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老朋友。”市京剧院一名湖北籍的90后女演员说。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文戏武戏都需要演员们刻苦练习。在市京剧院的排练场里,青年演员们每天都会认真排戏,或是轻盈的空翻、或是英武的“亮相”,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经过千锤百炼。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与京剧作伴,但排练过后,演员们也会捧起手机,玩玩社交网络,或者三两相聚,在休息时逛街购物。他们在戏里是剧中角色,在戏外则是普通的年轻人。
  18日晚,市京剧院的演员们前往四方剧院演出,演出剧目为传统京剧《望江亭》,该剧的主角均为80后演员。开戏前的化妆间里,青年演员们自行化妆、勒头吊眼、换好戏服,动作十分熟练。幕后是年轻演员们一丝不苟地准备,台前已经是座无虚席,许多京剧院的铁杆粉丝已经早早等在了座位上。
  伴随着二胡月琴声,演员们在台上演出,台下不时响起掌声。青年京剧演员用辛勤的汗水,献上一台台精彩好戏。对观众来说,只要戏好,市京剧院的演员们就是大家,就是名角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