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生实践该戴上“金箍”
  @刘建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大学生从社会上学到一些校园内所缺少的知识。因此,要严格管理和监督,戴上“金箍”。比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时间标准,并由实践单位填写实践评语、加盖单位公章。辅导员应当与实践单位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随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社会实践……总之,只有严厉的监管和督促,才能避免社会实践活动走过场。
社会实践也需要辅导
  @孙式建:对于社会实践这个问题,高校相关部门不能仅看证明材料,还要有更多作为。一是要积极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与专业对口单位合作建设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前去参加社会实践,而不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二是要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期间,与实践基地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在社会实践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或是论文材料,并由导师或辅导员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