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画家更注重个人体验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代水墨画家更注重个人体验
  ◥主题展:“水气墨质——2014当代水墨青年名家交流展”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于晓君、王小飞、王栋、王维明、仝凌飞、白光、刘明、刘晓阳、刘翔鹏、巩艺、毕波、齐敬峰、吴思骏、宋述林、张习印、李延智、李恩成、李晓光、杨恩国、苏涛、陈涛、孟祥军、季颁、姚世宏、赵东、赵余钊、赵怡文、唐继强、崔雪涛、萧文亮、黄欢、董俊超、谢其云、韩斌
  “水气墨质——2014当代青年水墨名家交流展”作为此届博览会上的青年大展,将展出省内外34位当代青年水墨名家的作品,语言丰富,题材多样,是一个散发着个性与多样性的展览。
  “当代青年的创作语境是十分丰富的,”参展画家崔雪涛在接受采访时说,“跟传统画家不同,生活的多元化,让青年艺术家触及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媒介,他们在延续传统的过程当中,首先是追根溯源,针对传统,对中国画继续认识;其次则是基于自己的心性产生的“意识流”形态,在这种传统与个人体验的碰撞中,青年艺术家就会呈现出一些心理变化,而这些心理变化就会成为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关键点”。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当代水墨工笔,逐步趋向于个人语言的定位,每一个青年画家在个人语言下,特别关注语言、环境、人文等。比如青年画家李恩成、孟祥军、崔雪涛等,他们的作品多是表现跟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片段和符合当下审美与认知度的物象。对此,他们表示:“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感受、关注点也不再相同,青年画家的作品在艺术上就逐渐倾向于个人体验、个人感受的堆砌与表现。”但老一辈艺术家却喜欢在程式上去评判青年艺术家的笔墨建立,对此,孟祥军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可真正理解其内涵的或许不多,包括一些老先生。所谓传统笔墨其实是一种程式,用过去的章法来表现今天的物象是苍白无力的。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也是多元的,应该容纳一切表现图式的存在。”
  除了笔墨,青年画家的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看其价值呢?崔雪涛认为,这要从学术和市场两方面来分析,“每一个年代都会有一个代表人物,从学术的角度界定的话就会把艺术家年龄划分的十分明确。但市场却对此十分宽泛,无明确划分。当下,很多青年画家的作品题材新颖、宽泛、视觉冲击力强,更注重艺术观念的传达,这让传统理念的收藏出现了新方向,那就是新水墨新工笔作品的收藏群体。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化,年龄与策展人、藏家比较相近,在生活和感受上也有很多相同点,所以学术策展人和新晋藏家更加倾向于关注青年艺术家经验的表达和发展。”
  “但年轻画家过早的拥有市场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持不好会影响画家的基本创作思路。艺术家过早进入市场这除了会丰富生活来源,但创作却容易受到市场牵制。”崔雪涛说。所以青年艺术家更重要的则是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纯粹的创作心态和理念,这样对作品学术风格的形成、艺术机构与藏家,都是一个基本的负责任的态度,艺术家未来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