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想象一下未来的汽车,按一个按钮汽车就可以自动到达指定目的地,不用再紧紧盯着前方的马路,不用再枯燥地等待堵车,不用再花更多的心思找到合适的车位并小心翼翼地把车停进去。很多人认为,这样美好的驾驶体验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汽车这个门槛高筑的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驾驶体验必将走入我们的生活中。
◥什么是车联网?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音、导航、兴趣点、紧急救援等都不过是车联网功能的一个小角落,在目前还不能真正实现车联网的条件下,制造商逐步的推进这些功能,逐步的完善和完整车联网。
◥对车联网的误解
  车联网的概念在2009年被提出,直到现在接近五年,这个本身太过专业化的概念还没能引起太多车主的注意,引用一则调查的数据显示,仅仅有15%的用户表示了解车联网概念,25%的用户表示听说过车联网,高达20%的用户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车联网概念。另外还有15%的用户认为车载导航就是车联网。   
  更有人认为,车联网就是简单的汽车与网络的连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车联网可以是汽车与互联网,汽车与汽车、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汽车与房屋、汽车与电子设备的全方位联通。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设想车联网,便会发现车联网技术存在的可能真的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车联网承载了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缺少以上的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车联网。
◥车联网的好处
  据专家测算分析,智能交通技术可实现交通堵塞减少约60%,实现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实现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3%-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同时,由于平均车速的提高也将带来燃料消耗量和汽车排放排量的减少,汽车油耗可由此降低15%。统计信息表明,我国每年仅交通事故一项造成的伤亡人数就达50多万,死亡人数十多万。智能交通技术将大大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使车辆安全事故率比现在降低2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0%-70%。
  例如,依维柯商用车,通过对司机驾驶习惯的收集与比对,运输公司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公司内每一位司机的驾驶情况:每次驾驶的油门开度,急刹车次数,发动机制动次数,平均油耗等等详细的驾驶信息都一目了然。同时与这套手机系统配套的分析软件不仅可以轻松比对所有司机的燃油利用效率和车辆磨损情况,为司机的驾驶技术排出座次,还可以将每位司机的的驾驶习惯与系统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为每一位司机作出详细的改进计划,可以从燃油使用率、安全驾驶习惯和降低车辆损耗等多个方面提高商用车辆的经济效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