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文庙大成殿进行“微创手术”
800多年经过9次大的维修和扩建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堂邑文庙棂星门。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28日,距离今天已经有800多年历史的堂邑文庙大成殿正在维修。据了解,这次维修斥资50多万,对大成殿的飞檐、部分有残损椽子进行维修。
  堂邑文庙是聊城市所保留下来的唯一古文庙建筑群,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0多年间,文庙曾经历了九次大的维修和扩建。
大成殿及部分建筑更换残损构件
  堂邑文庙作为尊祀孔子的地方,在古代具有很高的地位。现在,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前后,堂邑镇上的学校还会组织师生到堂邑文庙举行尊祀活动。有时,聊大的学子们也会身着汉服、手捧书卷、身披黄色绶带,在文庙诵读《诗经》、进行祭孔。
  “这次维修主要是用于大成殿,因为大成殿的部分飞檐有损坏,部分有残损的椽子也需要更换。不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大成殿原有的老构件能使用的也还在用,比如清朝时期的琉璃瓦,还能看到很多,这次维修也不会大动。此外,除了大成殿,对其它几处古建筑中,存在有漏雨、损坏的部分,也会进行维修。”堂邑文化站站长郭春风介绍。
  “文庙历史上曾有历代重修碑刻八通,记载着文庙曾经过八次大的维修和扩建。”郭春风说,建国后,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2005年,又对堂邑文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这次维修主要是大成殿漏雨严重。维修规模比2005年稍小一些,申请维修资金50多万。”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个门,堂邑文庙的大门就是由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棂星,即天田星,古人认为灵星专门管官、管文运的星。宋仁宗时候开始设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尊天。另外,据说在曲阜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的意思,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穿过棂星门,一个半圆形的池子映入眼帘,这是泮池,池上面的小桥叫状元桥。《周礼》中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设池为圆形,如同玉壁,而文庙用其圆池的一半,以示区别,叫“泮池”。学泮池也叫月牙池,泮字古义指学宫。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过去的文人举子临考前,都要在文庙祭祀许愿。后来考取了秀才才游泮池还愿,被称为“入泮”。
  大成门前挺立着数十棵古柏,古柏苍劲虬屈,古木葱绿,最大的树龄已达800多年。在封建时代,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教谕、训导学教官由大成门进,士子走持敬门,不得逾矩。

800多年古柏掩映古建筑群
除孔子外,还祭祀47名乡贤名宦
  “文庙除了拜孔子,还有各地特色的地方。”郭春风说,当年,朱元璋下令各地文庙设立乡贤、名宦祠,让乡贤、名宦与孔子一块受到祭祀。2003年,堂邑文庙重新整理了从三国到清末在史书、志书有记载乡贤、名宦,总计47人一起祭祀。
  位于大成门左边的就是乡贤祠。这里供奉着本乡贤录中收入的21人物。“文庙把在外地当官有政绩的堂邑人、在本地德高望重的堂邑人称为“乡贤”,并立祠奉祀。标准为从三国到清末在史书、志书有记载,一般曾任府道以上官吏或者本地道德文章为世俗公认的仁人志士。堂邑人杰地灵,曾经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
  在乡贤祠内,修建广阅楼的陈镛、兴办义学的武训都在其中。
  位于大成门右边的是名宦祠。名宦祠是为纪念、祭祀曾在堂邑做官,政绩卓越、贡献突出、名扬后世的官员而设立的祠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堂邑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官员,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历代将其画像悬于名宦祠以传后世。本祠收录唐代到清末的有作为的、曾在堂邑从政的官员26人。“这些官员被收录,共同点是在德能勤绩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