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男碰上酒托女8000多元积蓄花精光
开发区公安破获“升级版”酒托诈骗案,涉案价值20万元
2014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7日讯(记者 钟建军 通讯员 任军 陈俊生 高飞) “键盘手”在婚恋网站或网上找“猎物”,要出电话后提供给“托头”;酒托女打电话约出“寂寞男”,到KTV、西餐厅等场所高价消费红酒……经过多日调查,7月9日,烟台开发区公安分局海河派出所捣毁一个酒托诈骗团伙。这个团伙在短短一个月内敛财20万元。
半个多小时
花了8000多元

  28岁的郝某是烟台牟平人,暂住在烟台开发区打工。7月3日,有一个女网友“雨欣”主动加他为好友,并索要他的电话号码,主动约他出来见面。7月3日下午4点多,郝某来到开发区黄山路与黄河路路口和对方见面。“雨欣”提出要去附近喝杯东西,在对方带领下,二人来到附近一家KTV的一个包厢里。
  “雨欣”点了两壶红酒和两个小吃,两人边聊边喝,喝完后郝某付了770元。随后,对方又叫了一壶红酒,郝某又付了1790元。对方又点了一壶2780元的红酒,喝完之后,又点了一壶2780元的红酒。半个多小时内,郝某银行卡里辛苦攒了几个月的8000多元就花了个精光。
  “雨欣”见郝某没钱了,便提出有事要回家改天再约。郝某拿不准他是被骗了,还是人家看不上他,便向海河派出所报警。
租11处场所
打一枪换一地

  此时,海河派出所的办案民警正在研究之前接到的两起类似报案。随着郝某报案,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汇总到警方手里。经过多日暗中调查,7月9日下午,警方一举抓获4名男子和4名酒托女。
  “这是酒托诈骗案的‘升级版’。”民警解释,之所以说是“升级版”,是因为这个团伙的作案地点不固定,是以租赁形式,以天为单位租赁KTV包厢、咖啡厅、茶馆、西餐厅等11处场所,组织酒托女诈骗,“打一枪换一个地儿,很狡猾。”
  这个诈骗团伙,从托头、经理、“键盘手”、酒托女到保镖、服务员等,角色分工严密。
  团伙成员大都是黑龙省饶河县人,他们6月份来到烟台开发区,从事酒托诈骗活动。以召开品酒会的名义租赁场地并给各场所一定的租金,每天下午2点至次日凌晨,酒托女以及服务员到租下的包厢或场所内“上班”。
  “键盘手”在婚恋网站或网上物色“猎物”,索要出电话号码,发给“托头”,“托头”将信息给酒托女,酒托女再约对方出来见面。这个团伙在短短一个月内敛财20万元。
高档红酒其实是 25元红酒兑饮料
  记者在派出所内看到,有警方查获的POS机、酒单,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
  民警介绍,最低价的红酒是398元,最高的是2780元。“甭管喝多少钱的红酒,都是25元一瓶的红酒兑饮料。”民警说,据“服务员”交代,一壶红酒一般是1/4的红酒、3/4的饮料。一瓶25元的红酒加上饮料,能弄成4壶高价红酒。
  “酒托女能拿到消费额的25%。”民警说,剩下的钱归“托头”,“托头”再拿出一部分分给“键盘手”、保镖、经理等人。

多数受骗者 不愿露面
  个体老板、打工仔、上班族……受骗者的职业多种多样,多数有“猎艳”的想法。
  “受害人不好找,很多不愿意来。”民警说,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发现嫌疑人手机里有许多通话记录,“我们通过通话记录,寻找一个又一个受害人。”
  这个团伙作案一个月,粗略估计,约有数百名男子落入骗局。
  “打电话询问了很多人,多数不愿意露面。有的即便被骗了也不承认,多数不愿意多说。”民警说,经过努力,已找到49名受害人。
  本报记者 钟建军
记者对话酒托女: 生活压力大 就想多挣点钱
  8月7日,记者在海河派出所见到了其中一名酒托女小崔。长得干净漂亮,声音甜美,这是记者对小崔的第一印象。
  记者:以前有当酒托的经历吗?
  小崔:没有。
  记者:怎么接触上的?
  小崔:朋友介绍过来的,我和老公一起过来的,老公是服务生。
  记者:接待过多少客人,最多的一个消费了多少钱?
  小崔:40多个吧,最多的一个花了4000多元。
  记者:不害怕吗?
  小崔:也害怕,害怕警察,害怕被抓。
  记者:既然害怕,怎么不及时停手?
  小崔:没抓进来之前我就想回家了。我老公说,我要是回去他怎么办,我就没走。
  记者:感觉这些客人有什么目的?
  小崔:有的以处对象的名义,有的以交朋友的名义。
  记者:有看你长得漂亮,就对你动手动脚的吗?
  小崔:也有,我都不让他们碰,连手也不行。
  记者:干了一个月,挣了多少钱?
  小崔:挣了一万多元。
  记者:钱花哪里去了?
  小崔(哭着说):给孩子用。中间回了趟老家看儿子,儿子5岁了。我18岁结婚,19岁生孩子。以前一直是我照顾,我来了,孩子不是想我吗,我就回去接回来送我妈那儿了,我妈在潍坊。
  记者:为什么出来干酒托?今后有什么打算?
  小崔:家里包的地,收成不好,赔了几万元,要不然也不能出来。生活压力大,就想多挣点钱。总觉得这些人被坑应该不会去报案。没想到,最后还是栽在了警察手上。经过这次教训,一定痛改前非,以后回到老家找份正经活,绝不再出来骗人。  
本报记者 钟建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