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莱古道重镇:白泉村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北极台石刻
  白泉镇石刻
  真武庙
     白泉村位于明水城区南部,现在是双山办事处的驻地村和新城区的商贸及居住领军之地,也是章丘大学城的中心区域。它北临经十东路,东依胡山森林公园,南行的省道242线(章莱路)从村中穿过,也是古代章莱之间商贸和交通往来的必经之地,位置十分重要。
文/片 刘曰章                                      
□ 曾是“章丘八大镇”之一
  据村中70多岁的老人张大爷讲,村名得益于附近半山腰上的白泉,这是一个与百脉泉有着血脉相连的山泉,属于百脉泉泉系,也是百脉泉的泉水补源区之一。白泉泉水清澈透明,寒凉,为了与百脉泉区分,就取了同音字“白”。白泉村始建于前唐时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了明朝时期,白泉村的商贸就已经繁荣,交通十分便利和发达,促进了章莱两地的商贸交易。为此,在大清乾隆时期即于此设镇。在民国初期,号称章丘八大镇之一。在日本投降前后,这里又是抗日和反蒋的“战场”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白泉村虽然曾经有过繁荣,但是古代的历史资料留下的极少。到村中和老人们拉拉,随便一张口,不是张大叔就是张大爷,张姓现在成为了村中的大姓,其他姓氏占少数,至于外迁或在外工作者,已经无法实际统计清楚。村中各个姓氏的祖先大多都是从山西洪洞县和河北枣强县迁过来的。当初迁徙的原因不是战乱,就是黄河决堤致洪水泛滥,为了生存,只好迁往此地。自张姓及其他姓氏的祖先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来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在白泉村繁衍了后人二十多代,其中最盛的就是张姓后人,张家祖庙由于后人的重视,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就在老村的东端。
  张家老少每年都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祖和祭奠,以警示后人好好做人,不能忘记祖宗的教诲。张家族谱一直延续着,辈分清晰,分支明确,只是现在年轻人大多在起名时都不愿意按照延续下来的辈分加上“辈”字了,现在起名两个字或多个字的多见。      
  当和老人们说起以前这里是繁华的商贸之地时,他们眉飞色舞,高兴得合不上嘴。就连66岁的张岷大叔都说,他小时候这里门头一个挨着一个,卖啥的都有,从莱芜和明水来此交易的人很多。看到他们的样子,可想象出来这里曾经的繁华,毕竟是章莱古道上的商贸和交通要道吗?从他们的眼睛里能够体验出古时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叫卖声和吆喝声一阵阵穿入耳中的“快感”。自1958年章丘县城迁来明水后,再加上当时国家政策的改变,明水市场交易及城区规模渐渐繁华,白泉村的往日不再,就此宁静了下来。 
□ 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说到白泉村不能不说说被日伪军和蒋军占领的事情,都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没有逃过一“劫”。1941年(民国30年)1月,日军扫荡“辛寨”,并在7月13日夜包围了柳塘口,焚烧了兴华学校,屠杀了三人,后于9月18日扫荡章莱根据地。1942年5月,日伪军相继占领龙山、枣园、山后寨、普集、埠村、文祖、阎家峪及垛庄等集镇设立据点。由于白泉村处于各部交叉地带,理所当然地处于灾难区。
  不久,在日伪军强化治安管理和频繁扫荡的情形下,民国章丘县政府垮台,均处于日伪军控制之下。1944年6月,泰山军分区发起打击日伪的“讨王(王连仲)战役”。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林乎加、参谋长刘国柱指挥7个连的主力,一举攻克白泉,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随后日伪军全部撤离。1946年6月17日,蒋军飞机轰炸明水、普集、枣园等地方及主要交通要道,随蒋军还乡的恶霸地主等趁机进行疯狂反攻倒算。8月24日夜,解放军对蒋军驻扎的南部村镇进行攻击,增援的蒋军借白泉村的优势地势守而不攻,龟缩不动。尽管这样,没有几天的工夫,解放军一鼓作气,拿下南部村镇,白泉也同时获得解放。      
  随着时间的变化,白泉老村繁华的外衣已经褪去,大家过着宁静的日子。多少年过去了,这些历史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白泉村的人们应该不要忘记。这里既有古近代的繁荣,也有曾经的“屈辱”。
□ 北极阁建在村中大街上
  早就听说白泉村有座北极阁,是章丘为数不多的宝物。 
  北极阁大概建于大明正德年间(1505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很多地方的北极阁一般建在圩子墙上,而白泉村北极阁正好建在村中的大街上,台子上下全是石头,只有上面的墙沿及真武庙才是砖头垒砌。北极阁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米左右,南北宽约12米左右。整个建筑因地势而建,北面地势低,高约十二米,南面地势高,高约十一米左右。北面拱门之上有“白泉镇”的石刻,南面拱门之上有“北极台”的石刻,估计“白泉镇”的石刻可能是后来修缮时所加,因为在乾隆年间才在此设镇,此前无记载。石台之上是真武庙,真武是道教奉祀的代表北天之神,故此庙所在之高台称之为“北极台”。石头拱门高三米左右,宽两米多,地面及拱顶全是石头,排列相当严密。但是由于历史久的原因,拱顶有几块石头已经有活动迹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里一直是村中人们进出的常用通道,以免发生坍塌危险。
  据村中老人介绍,大约八九年前,村中所有老百姓都进行了募捐,对北极阁和真武庙进行了修缮,才得以到现在保持一直完好。在真武庙的西侧,村里立了功德碑,对募捐村民如数刻上,以示留念。进入真武庙的门一直锁着,时常有人来清扫卫生,一般大年初一是全体村民进香的忙碌时刻。到底北极阁一共大修过多少次?无人知道详情。但是唯一有记载的是登上北极阁的台阶,在台阶左侧有石碑镶嵌在墙上,记载的台阶重修日期是:大清乾隆二十三年四月(1758年),距今也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了。至于后来再有没有修过,村里老人都直摇头。    
□ 绣花楼深藏在胡同内
  不过在和多位老人谈话时所知,原先北极阁并不孤单,在它的前方(北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和北极阁类似的建筑,只是上面没有真武庙,有大门把守,规模略小于北极阁。在北极阁的南面和西面,也就是村子南头和西头也有相同的建筑,主要是为了防守和抵御外来侵袭用的。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拆除掉。谈话中的一位张姓老人就是当初的参与者,现在说来,口中“啧、啧”不停,甚觉可惜。可是在那样的年代,只要一声令下,没有人敢违抗,只有唯命是从。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切不可能再挽回,但是惨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保护好现有的东西,也是给后人一个交代。据村中老人说,老村早晚得规划拆迁,现在的村民保护意识明显比以前增强了,村中留下的古迹已经不多了,除了北极阁和张家庙之外,还有一对紧邻的绣花楼深藏在胡同之内。不过绣花楼楼顶已经破坏,不能居住,里面乱七八糟的,没有人收拾。院子里只是住着一个老太太,年龄大了也没有条件翻修,只能任其风吹雨淋。至于这绣花楼是哪个年代的,老人们不知道,只是说主家更换了多家,也不清楚详细情况。      
  白泉村因泉水而名,古今的繁华因商贸而兴。白泉村曾经是矿产资源丰富的产地之一,境内煤炭、石灰石、黏土等储量较大,为村民和政府做出过重要贡献。自章丘市实行保泉护泉措施后,禁止泉水上游私自乱采乱挖,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杜绝。但是由于该村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产业思路,因地制宜地在新村开拓打造石化配件项目,目前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兵,也成为全市有名的经济强村之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