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朱惠玲谈菏泽精神:
重教兴文 以文“化”人
2014年08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传播文化知识、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把重教兴文,以文“化”人的工作推向新阶段,取得新成就。
  践行菏泽精神,重教兴文,以文“化”人,是对菏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重视教育,兴学育人,名人辈出,陆续培养了何思源、徐鹏翥等革命仁人志士和国家栋梁人才,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番丰功伟业。我们菏泽后世人有责任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使其发扬光大,让崇文尚德、奋发进取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要加速菏泽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必须发挥文化教育传统优势,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型人才,靠文化软实力立市、兴市、强市。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工作实践中,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优化教育现有资源,落实教书育人措施,尽快显现人才在建设菏泽、发展菏泽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瞄准先进目标,坚持正确方向,改革创新,勇创一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践行“崇文尚德、务实图强”的菏泽精神,培养各类人才。有了更多更好的人才,菏泽的腾飞才指日可待,大有希望。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