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厨”进学校食堂
2014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21日讯(记者 李珍梅) 机器人来炒菜、电子营养师辅助管理食谱,这些先进的食堂管理模式和设备即将在岛城学校食堂试点。今年青岛市首次将建设300所标准化食堂列入市办实事。2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首批验收中121所学校食堂达标。今年11月争取完成300所食堂达标。
  中小学生在校用餐,备受家长关注。今年青岛市首次将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工作列入市办实事,在沿海城市中率先制定了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评估细则。2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市教育局和市食药局刚刚结束了首批验收,121所学校食堂达标,政府奖补资金正在办理程序中,奖补资金重点倾向农村贫困、偏远学校。
  据统计,青岛市中小学校现有食堂670多所,约占学校总数的五成多。首批共有370多所食堂申报。
  市教育局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保旗介绍,在改造老旧食堂、提升新建食堂水平方面,不少学校的做法值得推广。如,青岛37中、大学路小学等单位为全市提供了老市区学校办好食堂的管理模式;青岛58中、青岛19中、青岛格兰德中学积极探索并完善高中学校食堂管理模式;崂山实验二小利用电子营养师辅助食谱管理成为全市推进营养餐的试点学校。新学期,青岛盲校、青岛16中、青岛财经学校等学校食堂将试用机器人烹饪设备。此外,市教育局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学校美食营养师进行培训。
  据了解,市教育局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推动全市现有食堂和新建食堂全部实现达标要求。今年11月争取完成300所食堂达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