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词的“V”形变化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曹务堂
随着时代的变迁,语义也在不断地变化。有的词在某个时期是褒义词,到了另一个时期却变成了贬义词,但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又变成了褒义词。“先生”一词的“V”形变化即是一例。
从解放前到“文革”前,“先生”都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如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讲话人都是以“女士们,先生们”开头。在高校中,学生或同事对德高望重的教授也偶尔用“先生”称之,以示尊重。
另外,“先生”还可以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但都必须带人称代词作定语,如“她先生出差去了”,“等我先生回来,我让他马上去找你”。这种用法也是对别人丈夫和自己丈夫的尊重。然而据笔者的观察,这种用法在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中比较流行,内地人似乎很少有人这样用,总觉得“他”有点“太高雅”,也或许是多数人还没有养成这种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不但用于男性,也可以称那些德高望重,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受大众爱戴的女性。然而,在国内能有资格享受这一殊荣者却寥若晨星。据笔者所知,毛泽东修书于宋庆龄及何香凝时均以“先生”称之,以表尊重。另外,学界也称“世纪老人”、著名作家冰心为“先生”。
然而,在“文革”那个极左的年代一切都走了样。那时是“同志”吃香,“先生”遭殃,渐渐沦为令人生厌的“弃儿”。 记得是1972年的一天,笔者听到一位年轻教师向一位姓王的老师请教时说:“王先生,我有个问题请教您。”当时我看那位王老师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似的,非常不悦,并立刻拉下脸来严词道:“你不要叫我‘先生’。”结果弄得那位年轻教师有点下不了台。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先生”一词也遇到了“柳暗花明”的发展机遇。开放初期“他”渐渐甩掉了“文革”中那顶令人讨厌的帽子,之后其“尊重”之意逐日恢复,再后来就逐渐华丽转身为让人喜爱的词汇,喜出望外地成为语林中的“宠儿”。
特别是近几年来,“先生”更是时来运转,越发地身价倍增。对此,笔者深有体会。自1978年以来,笔者曾与国内30余家报刊杂志的编辑们打过交道,他们回信时都称笔者为“老师”。然而近两三年来,编辑们给笔者回信时称“先生”者不乏其人,使笔者颇有“受宠若惊”之感。
不久前,笔者读到资中筠谈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文章,“编者按”中提到,资中筠是当下国内为数不多的有资格被称为“先生”的人。资中筠先生现年84岁,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资深学者、翻译家,《廊桥遗梦》就是翻她之手翻译。
另外,前段时间笔者还曾见到有人给一位普通的女士写的条幅,上款竟赫然写着“某某先生雅正”。很显然,书写者是想表达对这位女士的尊重。该词用法虽然欠妥,但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当下“先生”被人们推崇到的地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先生”一词经历了一个“褒义—贬义—褒义”的“过山车式”的演变之旅,至今尤为众人尊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