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房管局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负责人在轻骑集团查看房屋档案。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24日,本报“帮帮团”联合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走进轻骑集团、原济南百货大楼,上门服务,指导房改单位维修资金建账。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单位的房改基础数据已基本完成,向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报件后,单位十几年“有钱不能使”的难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本报记者 喻雯 实习生 张子慧
24日上午,本报“帮帮团”第三站先来到轻骑集团。在单位房改办公室,企业职工大量的房改资料摆满了桌子,主管朱玉江在文件堆里一筹莫展。“单位的职工太多了,时间跨度太大,房改情况太复杂,这些房子的原始数据太难找。”朱玉江说,企业的房改房有67栋楼,涉及到的职工有2771户,维修资金总额有900多万元。企业现在不掌握数据,如果去档案馆查询,仅是查询费就得20多万元,这些钱对于困难国企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一边是大量资金沉睡,一边是老房子频繁的维修需求,朱玉江说,单位经历了四次房改,多数房子房龄在30年左右,最早的还有上世纪60年代的房子。平时职工反映最多的就是屋顶漏水和管道漏水。“屋顶防水坏了,职工自己修修补补没法根本修好。房子厨房、卫生间的上下水管坏了,楼上用水,楼下滴水,邻里矛盾特别多。”朱玉江说,此外,房子刚建好时,当时家用电器不多,小区线路、变压器设计等都是按当时标准设计的,现在家用电器都增加不少,大大超出负荷,经常断电。“这些都得大修,花钱不少,职工都想着要靠维修资金了。”
济南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负责人杨冬说,轻骑集团维修资金没有按幢建立明细账,导致整个单位的维修资金混在一起,不知道每栋楼上到底有多少钱可用,这是维修资金一直沉睡的根本原因。“我们首先就是帮企业把房子基础数据捋清了。”杨冬说,为了给企业省下查档费,他们帮助企业进入房管局的房改数据库,每一户都有数据链,帮他们梳理。
杨冬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原始的“职工购买住房申请表”,他们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每套房的坐落、房改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房改期数、房改价款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要算出职工在售房款中提取了多少维修资金、后来又补提了多少、原始的600多万维修资金利息是多少等。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原始的维修资金再加上补提的,轻骑集团的维修资金共900多万元。“单位的数据都核实好,每栋楼的数据都分清后,就可以直接到维修资金建账办公室报件,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建好账,这些钱就可以用来修房子了。”
刚从轻骑忙完,工作人员又“转战”到原济南百货大楼。企业目前已经做了改制重组,情况更加复杂。该企业房改房有七栋楼,涉及职工295户,维修资金85万元左右。“我们做的也是帮企业梳理数据,把这些钱具体到每幢楼上。”杨冬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