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准大学生获6万京博助学金
京博推崇仁孝文化,扩大助学范围和力度,形成长效帮扶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双胞胎姐妹程宁、程静收到善款后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王璐琪 摄
     本报8月24日讯(通讯员 周康飞 记者 王璐琪) 20日,博兴县兴福镇官厂村的兄弟俩张振兴、张振旺各收到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送来的3000元助学金,像张氏兄弟一样家庭贫困的共20名大一新生,都得到京博控股的捐助。
  得知京博控股的领导要来家里,正在惠民县一家编织店打工的樊迪匆匆向老板请了个假赶回家中,她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在纺织厂工作的母亲撑起整个家,樊迪上了高中,因房屋破旧漏雨就搬到姑姑家居住,母亲住在单位的宿舍,母亲一个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支付不起樊迪的大学学费,考上大学这件高兴的事儿让贫困的一家人犯了愁,京博控股送来的3000元助学金让樊迪的大学梦不再遥远,加上自己的助学贷款,学费问题已经解决。现在她利用暑假时间打工挣钱,编织塑料花,一朵五毛钱,她一天做最多的时候能做50朵,她说:“我学习的药学专业,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去京博实习,他们帮助了我,我也希望以后能帮助别人。”阳信县商店镇张鹅村尹学敬也同样在打工地点赶回家中,失去父母的她要比其他孩子成熟的多,格外懂事,她说:“因为得到关心,我更没有理由不坚强不努力。”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用了2天时间走访捐助了全市20名困难大一新生。
  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妇女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思娟介绍,京博控股举办“京博梦”大学生助学行动已经有两年了,每年都有20名困难的大一新生得到捐助,每人3000元,第一期“京博梦”还将20名贫困学生请到公司做客,感受公司的仁孝文化,和已经入职的师哥师姐交流经验,有三名得到京博捐助的学生今年还来到公司实习。而今年考虑到这20名孩子家庭困难,住址分散偏僻,到公司接受捐助很不方便,所以由京博控股工作人员亲自将助学金送往他们家中。王思娟说:“京博推崇仁孝文化,这项助学活动还将继续下去,不仅每年都要举行,还要扩大助学范围和力度,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帮助到有困难的大学生。”同时,京博控股工作人员还提出,今后公司的高官和基层员工都参与到助学行动中来,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协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