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水仨月,50余户村民四处借水
沂源县鲁村镇张家庄因干旱缺水,村民盼望再打一口深水井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村民在自费打井的邻居家里排队借水。 本报记者 唐菁 摄
     本报记者 唐菁
  沂源县鲁村镇张家庄的张道昌现在每天上工之前又多了一项任务,早上6点前,他把四个装水的大油桶放到手扶拖拉机上,准备开去邻村拉水。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村里其他人家也开始行动,开农用三轮车,或是挑着水桶,陆续去借水喝。因天气干旱,张家庄50余户村民已经缺水近三个月了。

村民一大早到 两公里外邻村拉水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沂源县鲁村镇张家庄,在村民张道昌家的院子里,记者将水龙头拧到最大,依然没有一滴水。“今年上半年上水量已经很小了,水都不够使,到了6月2日,家里就彻底断水了。”张道昌说。
  村委书记张兴国说,村里62户有50多户村民已经近三个月没有自来水用了。
  “村里200米深的供水井已经抽不出水了,现在村民只能去邻村借水,离得最近的村庄埠前村也有两公里远,只能靠拖拉机或电动三轮车拉水。”张道昌说,他基本每天都要开着拖拉机去拉一趟水,车上可以放三四个装水的大油桶,这些水得供给三户人家,光拖拉机烧油一个月也得花去150元钱。
  今年以来,受降水不足影响,淄博遭遇30年一遇旱情。张家庄地处半山腰,附近没有任何水源,平常吃水只能靠村里的供水深水井,但是因为天气干旱,深水井已经抽不上水,村里唯一的水源就这样断了。

一盆水用好几遍,庄稼已枯黄
  “家里有青壮年的还好些,可以去邻村拉水,但是没有孩子在身边的老人村里有很多,他们吃水就困难了。”村委书记张兴国说,平常邻居可以多少匀点水给他们,但是每家的水都不充足,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77岁的张道生挑着两桶水,然后用水瓢泼洒着浇自家的菜地。“这水是洗过菜、刷过碗、洗过手,用了好几遍的,最后攒下来浇菜,要不然连菜都吃不上了。”张道生说,他家两亩多玉米没水浇已经枯黄,“现在喝水都有困难了,更管不了地里的庄稼了”。
  “家里没有人,三个闺女都出嫁了,一个儿子也在外面打工,我年纪大了根本挑不动水。”张道生说,刚开始住在邻村的一个女婿经常给他送水,但是后来他出去打工了,水又断了。“三个月了还没来水,家里几个孩子就凑了8000元钱在院子里给我打了口井,但是上的水也不是很多,要隔个三五天才能抽一次,吃水还是很紧张。”
  据张兴国介绍,打一口80至90米深的井要花7000到8000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不到5万元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村里有自费打井的,也只能满足10多户人家的吃水,剩下的50余户人家吃水仍是困难。”

一口深井六七万 村里拿不出钱
  今年以来,淄博出现春夏秋“三连旱”,气象部门统计,淄博今年累计降水量仅276.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4%,比去年同期偏少56%。各区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超四成。
  “今年都很旱,周围的一些村用水也不足,但是像我们村完全停水的不多。”村委书记张兴国介绍,张家庄因为地势较高,没有灌溉条件,大部分农田都是靠雨水,但是近一段时间降雨量很小,根本满足不了庄稼的需要。
  “从去年8月份开始,全村唯一的深水井上水量已经开始变小,满足不了村民吃水和灌溉的需要。”村长张兴国说,那个时候就有村民反映需要再打一口深水井,但是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以来,加上连续的干旱,村里的深水井已经彻底没水了。
  埠下村是离张家庄最近的村庄,张家庄停水后,就和埠下村达成协议借用深水井抽水,埠下村的深水井现在上水量也不足,每天只能供给张家庄抽一个小时的水,“如果长期下去,埠下村的水也不够使了。”张兴国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另选地方,再打一口200多米的深水井试试,但这得需要六七万元,村里拿不出这么多钱打井,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村里缺水的情况,尽快打井解决村民吃水之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