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气象保障中心10月运行
将成为滨州市首个以区域命名的气象保障机构
2014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李会群 记者 王晓霜) 26日,山东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滨州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主体业务保障楼基本完成,预计10月份全面投入运行。保障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滨州市首个以区域命名的气象保障机构。
  早在1998年,滨州就投资823万元建成了全国地市级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开启了滨州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2010年,滨州市政府为满足黄三角地区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及提升滨州气象现代化水平,支持滨州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建设。先后划拨土地60亩,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保障中心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2011年11月,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目前,总建筑面积9961平方米的业务保障楼基本完成,总高度100米的雷达塔楼正在进行外装施工,新一代天气雷达已完成吊装进入调试阶段,业务系统搬迁及升级换代工作正在进行,预计10月份全面投入运行。保障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滨州市首个以区域命名的保障机构。
  在防灾减灾方面,滨州市制定了滨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滨州市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成为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灾情及农村防灾减灾宣传的主要阵地。
  另外,滨州市推进气象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气象工作呈现生态农业服务高效化、海洋经济服务主动化、气象公众服务标准化的良好局面。其中,在无棣“渤海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了小气候观测站,为“渤海粮仓”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气象服务工作纳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沾化冬枣小气候服务站成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排头兵;滨州市、县两级气象机构盐业气象服务范围也涵盖整个渤海湾南部地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