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而归的一次下潜
2014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 晨
  乘胜前进。蛟龙号本航段的第二次下潜开始实施,也是它历史上的第76个潜次了。首潜成功之后,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趁天气晴朗海况不错,潜器状态良好,抓紧作业,连续下潜。果然,这天的天气预报十分准确,风平浪静,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
  此次下潜的人员是:主驾驶唐嘉陵,生物科学家王春生,深海中心工作人员李宝刚。其中,小唐年龄不大,却与傅文韬一样,是我国培养的首批潜航员,获得过“载人深潜英雄”光荣称号。王春生是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的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他也是这次组织科学应用的首席科学家,去年已经下潜过三次。李宝刚则是实施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工程师,也在去年有过深潜经历。很明显,这是蛟龙号的真正目标——应用科考潜次。
  “下潜!”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蛟龙号翻出一片水花,不见了踪影,海面上又恢复了平静。而指挥部里却一如既往地忙碌着,犹如一场大战中的司令部。虽说没有来来往往的参谋、机要人员,也没有滴滴嗒嗒的电报声和摆在大桌上的地图,但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水声通信系统,可以清楚地了解蛟龙号在水下的情况,以及它与母船的运行轨迹。那每隔64秒就传来的“嗡嗡”声,把所有信息传到指挥部来。总指挥和各岗位副总指挥就是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现场指挥。
  我们知道,研发蛟龙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科学应用,是给海洋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到达深海、贴近考察的平台,可以更准确地研究海洋的奥秘。过去,由于数千米深的海水阻隔,传统的考察海底方法,只能在海面上投拖网捞取样品,或者是通过电缆相机拍照。这两种手段如同瞎子摸象,效率低且质量差。一网上来,杂七杂八混在一起,有矿物石、有生物鱼,但在哪个位置采集的哪种样品,在什么水深测定什么洋流,统统一笔糊涂账!
  此次下潜的首席科学家王春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系,分配到海洋所做近海生物研究,如今已是颇有建树的海洋生物专家。说起潜海的感受,他这样描述:“当我第一眼看到海底的时候,就被奇妙的海底世界震撼了,一片白花花的沉积物,就像冬天的雪一样飘飘洒洒,实际是浮游生物,以及甲壳类生物脱皮落下来的,学名即称‘海雪’,英文haixue,也是海雪的发音。还有三只白色海参同时映入眼帘。刚开始我以为这有偶然性,可是随后在这个海盆区近3个小时的作业过程中,发现这种海参很多,最多时1个视野里能看到6只。可根据深海摄像系统拍摄的视像资料,估算西区巨型底栖生物丰度约为45平方米才1个。由此可见,近底观察与看录像的效果完全不同。”
  太阳西斜了,蛟龙号出水了,按时回收到了母船甲板上。我们早早地穿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爬上高高的上层平台,举着照相机等候在那里。一是欢迎潜航人员平安归来,二是观看他们取回来的深海生物和矿物样品。蛟龙号在工作台就位后,辅助人员首先拿着长长的水枪,用清水将它上上下下清洗了一遍,把海水处理干净,而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潜器舱口盖子。王春生教授第一个钻出潜器,向大家挥手致意。
  欢迎凯旋!祝贺科考成功!在场的人们一边高喊着,一边用力鼓掌。等到采样篮放下来后,大家又一哄而上,围了个密不透风,深深被里边的东西吸引住了。有硬硬的岩石,有黑黑的结壳,有白白的海绵,有淡黄色的海星,还有一管管沉积物和水样。真可谓满载而归。
  紧接着的新闻发布会上,王春生教授介绍了此次海底科考情况:“这个采微海山去年我就来过,取到了一些样品,今年选了另外的点比较一下。通过蛟龙号坐底调查发现:在不同地形单元的成矿环境、结壳分布、巨型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分布有着明显差别。其中,山脊东侧底层海流明显,有大片小结核分布,生物以海绵和海星为主。西侧底层流很弱,有大片沉积物覆盖,生物稀少。至于采集的样品,大家也看到了,共取得岩石6块、结壳1块;沉积物插管4管;水样8升;巨型底栖生物标本14个……”
  好啊,仅仅一次深海科学考察,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与在海面上遥控以及投网取样不可同日而语。蛟龙号功不可没。发布会结束了,我还静静地坐在那儿不动,思绪随着海浪不停地涌动:如果我们再多几条“蛟龙”号,揭开深海奥秘、开发海洋造福人类的蓝色梦想还会远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