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老人王尔勤(左)老两口将自己栽种的成熟葡萄摘下。 殷同刚 摄
本报8月27日讯(记者 梁越 通讯员 殷同刚) 近日,济阳街道敬老院被评选为国家级敬老院,这归功于其管理模式采用院民自治、精细化管理。这样既减少了工作人员与院民间的矛盾,又加强了院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全院共有99位院民,他们均无儿无女,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济阳街道敬老院院长赵光坦说,为完善街道保障体系,敬老院对他们实行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
为加强管理,敬老院将所有院民分成4个小组,大小事情均先上报组长。“前几天,老孟和老罗产生口角矛盾,都来找我调解。”组长王尔孔说,由于大家24小时同吃同住,组长调解起来更富有温情,避免了工作人员与院民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
“哪位老人心情不好,吃不下饭去,组员都会上报组长。”王尔孔说,组长会先询问详情,如果对方心情不好则想方设法进行安慰,一旦对方身体出现状况便立即通知工作人员,这样就提高了发现、处理事件的效率。
赵光坦称,为让老年人解闷,敬老院还分给每个小组一块地,“分的地儿想种啥种啥,不做要求。”像白菜、辣椒、韭菜、丝瓜等蔬菜,每年都会收获很多。老年人再让餐厅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烹饪。
“这种院民自治的模式,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院民生活得也更加舒服。”赵光坦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