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引进烟台首台制茶流水线
一人一台设备一天产干茶400斤,效率提高近十倍
2014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引进制茶新设备后,整条加工线只需要一个人。 企业供图
     本报8月27日讯(记者 李静 通讯员 连兴 阎婷 雅静) 一个茶叶加工车间,只需一位工人操作一台设备,就能日产干茶400斤,这个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据如今在海阳实现了。海阳引进烟台首台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8月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单套日产干茶400多斤,与老式加工设备相比,效率提高近十倍。
  往日的茶叶加工车间,是多人忙碌、高温炙烤、汗流浃背的场面。如今,在海阳市盘石店镇缪家村的招虎山茶叶专业合作社,600多平米的加工车间里,只有一位工人在工作,工人用手指轻点按钮、轻触电脑屏幕,待炒茶工序完成后,将茶叶放到晾茶工具中,翻动晾干。
  “这是一台价值100多万元的标准自动化茶叶加工设备,是今年5月份购买的,8月初开始投产。”招虎山茶叶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王德涛说,“以前的旧设备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加工40斤干茶,工人还累得够呛,而新设备10个小时可以加工干茶400多斤,同时能节省5-8个工人的劳动力。”使用这套设备,既能控制成本,又提升了效率,实现了茶叶的“不落地”生产加工。
  王德涛介绍,以前的茶叶加工设备各个环节是分开的,需要有工人参与操作才能完成整个加工流水线。新引进的设备只需将鲜叶放进流水线“入口”,经过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程序,一开始放进“入口”的鲜叶在“出口”处已经变成成品绿茶,整个过程中只有局部工作需要人工完成。
  “这个设备目前来说确实比较先进,是烟台首台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悦燕说。
  “大规模标准自动化加工不仅能节本、增效,还能通过收购茶农的鲜茶叶,解决茶农茶叶加工难、销售难的问题,更能确保茶叶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及茶叶品质的稳定性,为打造海阳茶叶品牌提供了有力保障。”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明勇说,除了招虎山茶叶合作社外,今年,海阳市还重点打造了馥海茶场、锦源茶场、龙山茶场等4家规模茶场,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通过使用现代化、专业化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真正提高海阳名优茶的品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