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五届文博会今日济南开幕
文博会上刮起绚烂“滨州风”
2014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展馆门口,刘清华正在对展出的巨型布老虎做最后的修饰。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看外围:
 城墙书简盐雕齐上阵

  一走进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大厅,就看到左手边B展厅的玻璃上倒映着“滨州”两个大字,十分显眼。穿过这道玻璃门进入展厅,252㎡的滨州展馆赫然在右手边,呈开放式布局,整个展区显得传统、厚重。
  在滨州展区的正门,记者看到,建筑主体外围以魏氏庄园古城墙为设计元素,主要由青砖基调搭建而成。正门右侧以展开的孙子兵书竹简为框架,内置LED大屏显示器,上面反复播放着滨州近年来经济、文化的建设情况。正门门楣上的“生态滨州·美丽滨州·幸福滨州”明确地写明了滨州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行至正门中央位置,一只高约1.5米、长2米、宽1.5的巨型布老虎被揭下红绸,露出原貌,仿佛对客人说着“滨州欢迎您”。
  据来自山东滨州东寅布塑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华介绍,这只布老虎是她跟其他4人用了15天的时间赶制出来的,就是为了参加这次文博会。巨型布老虎的亮相也引来不少游客和工作人员,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布老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工艺,处处彰显着滨州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
  继续往前走,白色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9个大字竖立在“黄河”之中,旁边是蓝色的海瓷艺术展板。厚重的金黄色代表着黄河,再加上海瓷的天蓝色,寓意着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区域叠加地带,突出了滨州的定位。
  环绕滨州展区一圈下来,可以看到无棣盐雕、剪纸、仿古家具等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滨州特色文化产品依次展出。同时在展板上,有着浓郁滨州特色的文化产业、民间文化,也都通过图片得到解读,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都彰显了滨州经济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观内景:
 “黄蓝绿”尽展滨州元素

  本次滨州综合展区设计搭建力求充分展示滨州特有的民俗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因为滨州处于黄蓝叠加地带,所以设计之初采用“黄”“蓝”为基本色调,将有滨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展示艺术地融合。
  展区内部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以阳信鲁木匠为代表的古典家具展区,陈列在展区的最内侧;以博兴的草柳编和布老虎、惠民河南张泥娃娃、滨州剪纸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暨特色文化产区亮相于展区最显眼的正中央;以海瓷艺术产品、无棣的盐雕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延伸区,分布在整个展区的最外侧。展区总体采取开放式布局,三面畅通,色彩搭配明亮舒适,整个展馆通透、流畅,而又不失厚重感,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文博会滨州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次文博会的基本方案确定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滨州特色企业,让滨州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亮相文博会,来展现滨州文化元素。参展的企业共有七家,有阳信鲁木匠、无棣海丰集团、愉悦家纺等文化企业,博兴布老虎、草柳编、无棣的枣木根雕、剪纸等20余种独特的滨州特有民俗文化产品。
  “滨州是吕剧的发祥地,故有吕剧之乡的美称。展厅开辟艺术表演区域,28日,开幕式结束后将会邀请京博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现场表演现代吕剧。”该负责人说。
 谈创意:
 传统现代交融显鲁北特色

  “魏氏庄园、泥娃娃、贝壳堤、布老虎……这些都是滨州乃至整个鲁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风情、特色产品,当然要展示好。”本次文博会滨州展区的整体设计色彩搭配负责人、滨州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创作室张向军介绍,这次文博会上滨州展区的整体设计就是要体现滨州本地元素,鲁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加入现代文化创意元素,整体造型突显厚重、方正感。
  张向军说,虽然展区不大,不能展示出滨州所有的民俗文化,但很多具有滨州特色但没展出的产品在其他产品中也有体现,比如泥塑产品中一个人拿着一个盆,而盆里的水果正是沾化冬枣;一件古旧家具旁边的杜受田的墨宝翻印也折射出杜受田故居的影子。
  “但要知道,我们展示的是滨州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所以展出产品同时必须要体现滨州文化的灵魂所在。”张向军介绍,滨州有着悠远的人文历史资源,要利用滨州所特有的文化产品,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推广滨州特有的文化产品,才能体现独有的文化创意。
  张向军表示,目前滨州文化创意产业比较缺乏,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是滨州最应该考虑的。“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文化上,还是要发展有现代科技含量的产品才行,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鲁北地区特色民俗文化,把滨州文化产业越做越强。”
  文博会两年一次,精彩各不同。山东省第五届文博会将于28日正式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充分展示滨州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成绩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滨州综合展馆从26日开始布展,在252㎡的展馆里展出了7家企业20余种特色产品。今年的滨州展馆都有哪些新亮点?27日记者走进正在紧张筹备的滨州展馆,带您提前感受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

  本报通讯员 王栋 周卫华 解晓龙
本报记者 王晓霜 王忠才 郗运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