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旱,28米深水井不上水
村民只好到田地里的深水井抽取灌溉水饮用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家的水泵已抽不上水,只好用水桶到外面接水。本报记者 张健 摄
  村民们用水很节约。       本报记者 张健 摄
   本报记者 梁越 张健                     
  近来的连续干旱,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影响到了部分村民的生活,尤其是垛石镇西索村的村民。近日,一些村民给本报“有事您说”反映,天气干旱,无奈之下,只能用电动三轮车到田地里运输灌溉水饮用,有的远在外地的儿女隔三差五回家帮老人运水。
家里水井不上水,还以为水泵坏了呢
  2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索庙最西边的西索村,“前段时间,家中28米深的水井抽不上水。”村民徐女士说,一开始认为自家的抽水机坏了,则买来新的抽水机,可是安装好之后仍然抽不上水。 
  马女士称,几年前,由于西索村的地下水水质好,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自己的抽水井,一般都会打到地下28米,抽不上水的现象之前从未发生过。“人不喝水,鸡也得喝水。”自家饲养500余只鸡,每天要加三次水,地下水抽不上来,直接影响了养殖业。 
  地下水压力低,那自来水呢?“自来水也淅淅沥沥的,家中每天有人守着水管,能接点算点。”王女士说,由于自来水的供水泵站离西索村比较远,导致自来水压力比较小,且时常出现断水情况,也根本无法满足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用水犯了难
  由于村子里的水井和自来水都缺水,村民只好到村西头500余米远的农田里抽取灌溉水。“田地里打的机井深度比家井要深,天旱时还能抽到水。”高先生说,村民则每天用电动三轮车到此运水。
  “每天要运四五次,七八桶水才够。”高先生说,家中六口人,每天吃饭、洗衣服则需四桶水。为能每天洗澡,自己还得踩着梯子将三桶水运至屋顶水箱。“如此缺水,家中的水空调也陷入瘫痪了。” 
  家中只有老人的家庭,由于无能力运水,远在他村的儿女隔三差五回家帮老人运水。有时儿女回家不及时,老人只能到邻居家借水喝。“这种缺水生活短时间还能接受,长时间实在忍不了。”60岁的杨女士说。
  沿着主干道往东走,到了西索村的中部。“地下水抽不上来,和抗旱有关。”高先生说,从西索村往西不到一里地的距离则是玉米地,由于今年天旱高温,全村2000余亩地均浇了三遍,集中的灌溉则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 
  “前段时间,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旱情才有所好转。”张女士说,玉米地则不用继续灌溉,地下水位也有所上涨。家中的机井也能抽上地下水,现在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