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力重塑医患信任感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孔雨童

  27日,在烟台市领导重点督办政协提案会议上,烟台市领导督办了关于遏制医院暴力事件的建议,市公安局也明确提出,将严厉打击“医闹”、“伤医”案件作为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无独有偶,在本月,首都北京也召开了专项治理部署会,集中打击涉医暴力行为。
  政府的一连串行动背后,是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医闹事件,已经到了不得不严控的程度。纵观近期的社会新闻,有云南玉龙县人民医院院长被患者家属挟持,上百名医护人员停工事件;湖南湘潭县妇保院一产妇死在手术台上,家属围攻医护人员事件……众多类似的事件,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就医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让社会上原本就不够稳固的医患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医闹的背后其实有众多的因素,比如有医疗技术的局限带来的救治失败,当下社会风气下医生拿钱办事,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等。医闹最大的一个症结,在于医患关系信任的破裂。许多患者在出现纠纷之后,并不信任正常的渠道可以解决问题,加之医疗鉴定、打官司旷日持久,医闹成了不少患者家属的选择。而当“医院宁可用钱息事宁人”的事情越来越多,有的患者家属抱着“不闹白不闹”的心态,社会上甚至出现职业医闹团队——医患关系之中的许多东西变得畸形。
  解决医闹问题,除了政府拿出强有力的管理和打击措施、刹住恶性医闹的“堵”之外,更重要的需要给百姓提供更多更有效、也值得信任的正常诉求渠道。
  在烟台市政府此次督办会上我们看到,2013年成立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起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以及医疗责任保险分担制,迄今已经受理医疗纠纷案113起。我们的政府应当多建立一些可以赢得患者信任的类似机制,让第三方真正站在“第三方”的公正角度,也让百姓有更多愿意选择的正常诉求渠道。
  医患关系修复之路漫漫。愿更多医者能真正存有一颗“父母心”,患者能不丢礼义廉耻心,整个社会协力,重塑医患信任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