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者,书之母也
与书法家姜海旗同志交谈随记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纪文民

  姜海旗同志与我曾在一个机关大楼工作,分属两个部门,都从事文字工作,彼此常有交流,比较熟悉。后来我们分别都换了单位,有好几年没有交流了。前几天我们找机会见了一面,他捎了两幅书法作品给我,我看了觉得有王羲之书法的遒劲,也有颜、柳、赵等大家的笔意,功夫功力都比较深厚,非常喜欢,仔细端量了半天,觉得气息很足,正气弥漫。
  中国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存的气息,书法也不例外。古人写书法,很讲究开肩,就是写字一定不能夹着胳膊写,一定要有意识地把胳膊抬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夹着胳膊写,胸中之气不能顺畅地达之于笔端,书法作品会气息不足,缺少生机与活力;只有把胳膊抬起来,胸中之气才能顺畅地达之于笔端,与笔墨的气息充分地融为一体,驻留在纸上后,会向外散发出书法家特有的生命气息,显得气足神定。可以说,一幅书法作品有没有生命力,气息是否畅通,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海旗同志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说,一个好的书法家,除了技法娴熟外,必须想法充实自己的胸中之气。只有胸中有浩然正气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才会散发出感人的气息,才能经得起大家的长时间品味,有恒久的生命力。
  一个人特有的书法气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海旗同志认为,一是从父母孕育中来,二是从后天的学习中来。海旗同志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千古宗师”姜太公第89代传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写会画,他遗传了这种基因,自身有比较好的书画艺术天赋。他自小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就非常喜欢书法,天天坚持练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有比较好的童子功。
  海旗同志说,在进行书法创作中,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光有先天的书法艺术气息和童子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后天持续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地丰富充实人生的浩然正气才行。到了人书俱老的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我问他:你是如何进行这个过程的呢?他说,我国古代的书法大家们告诉我们,中国书法表征的是中国的哲学之道,只有对中国哲学有深入的研究,并把中国哲学和书法艺术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书法作品。
  海旗同志为了学好中国的传统哲学特别是《易经》,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修养较深。他为了从心身两个方面体会中国哲学的阴阳之道,还认真研习太极拳、太极枪、太极剑和太极棍,感应自身的气血流变,从中体悟其中的奥妙。这也对他写好书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还把中国哲学的阴阳之道贯彻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来,对工作认真负责,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对同志诚恳厚道,乐于助人,做一个富有正气的人。
  在交流中,海旗同志还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一个人除了向天道、地道学习。还要向先贤们学习,以寻求正确的人生之道,因为经典是先贤们思想的水库,先贤们的智慧就蕴藏在这些经典之中。
  (节选自艺术评论家纪文民《气者,书之母也——与书法家姜海旗同志交谈随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