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地下百余年,曾是管理京杭大运河最高行政机构
河道总督衙门的旧日辉煌
2014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石村依山而建,九座山环绕四周,石屋、石院、石墙、石阶、石井,古石村奇观浑然天成,这座刚刚获得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的村落,便是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
  上九山村建在半山腰上,刚一进村,一座八角形的水井就映入眼帘。因为年代久远,井口的石头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印子,时至今日,村里留守的老人仍然会肩挑两只水桶,在深达十几米的井内使劲摇晃井绳,打上来一汪冰凉的泉水。
  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几乎每走几步脚下便是一块巨大的岩石。顺着石头的纹路望去,许多村民的房屋都是直接建在岩石上,“门口的台阶是用旧的磨盘改的,家家户户都有石头做的神台。”村里的老人说,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所以家里盖点啥东西,都离不开石头。
  上九山村作为千年古石村、文化古村落,位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由于受儒家文化和易经理论基础上的堪舆(风水)文化的影响,因而在村庄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装饰和民风、民俗等方面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和风水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村里每家的小院都是古石建筑四合院,院北面为大门向南的正房,正房两侧为东、西厢房,正房门左边有供台,以祭祀族先。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和老人住正房,子女住东、西厢房的生活习惯,反映了村民们遵守孝道、仁义和礼仪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对村风民俗影响的体现。
  现如今,上九山村还完整保存着三条明清时期石头建成的街巷,古石院300余个,古石屋1200余间,乡土古石建筑数量多且保存基本完整。在过去的考古挖掘工作中,上九山村曾在村子南头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古钱币,古钱币上有“货泉”二字,此钱币确认为西汉王莽时期的货币,也证明了此村庄最晚在西汉晚期就存在,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推开高秀丽的办公室门,厚厚一摞书堆满了她的办公桌。这些书大多都不是购自书店,而是这些年为了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高秀丽通过多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然后自费印制成册。
  1995年参加工作进入济宁市博物馆担任讲解员,高秀丽一干就是18年。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孩子,如果没有出自内心的热爱,那些晦涩难懂的历史文物知识无异于天书。也正是出于这种热爱,高秀丽自费印制了《济宁市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览”》,150多页的书里不仅详实记录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资料,甚至连各种器皿上的花纹出自什么年代、代表什么意思都有收录。
  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到精益求精,高秀丽在闲暇时间几乎翻遍了自己能找到的与济宁有关的历史书籍。“要讲济宁历史,首先得了解济宁历史。”一边研究这些历史书籍,高秀丽还一边做读书笔记。在济宁市博物馆,不少讲解员们一提起高秀丽,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她桌子上那堆积如山的读书笔记。
  济宁市正式启动大运河申遗保护工作之后,高秀丽意识到自己对文物知识的掌握不能再局限于济宁,于是着手搜集和大运河有关的历史文物资料,自己编制了《大运河申遗文本》作为参考。“汶上南旺枢纽工程的青砖上都刻有‘弘治十年造’,那么弘治十年是什么时候?那个年代还有什么有趣的历史典故?这些我都要掌握。”高秀丽说,讲解不是机械性的记忆复述,要了解这些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2012年到现在,仅南旺高秀丽就去了40多次,有时甚至一天去了三次,“我可以说看遍了南旺分水枢纽的春夏秋冬。”
  现如今,高秀丽每周都要去几次博物馆,和年轻的讲解员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尽量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她还在考古研究室负责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份工作是我的挚爱,我渴望通过自己的付出让济宁人了解家乡,让游客们还想再来。”
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 石村、老井,品味乡韵
  本报记者 汪泷

  如果不是今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如果不是“文物景点一条街”正着手重塑老济宁城的运河文化,或许在济宁人之间口口相传的运河衙门,便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了。老照片中的河道总督衙门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埋藏在位于古槐路的运河实验中学地下,等待辉煌重现的一天。
埋藏老城地下,考古人员曾进行探查
  济宁人口中的运河衙门,其实是指古代管理、治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河道总督衙门。虽然因为历史久远加之饱经战乱,现在已难觅踪影,但早在2010年济宁市全面启动大运河申遗保护工作时,就曾对其原址进行过局部发掘。
  2010年夏,济宁市文物局根据史料记载,在原济宁一中古槐校区(现运河实验中学)宿舍区进行局部勘探性发掘。“我们按照《济宁县志》上所标示的位置,在宿舍区南面挖开了一条长约100米的探沟。”时任济宁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的李德渠回忆说,挖掘到距地面80厘米时,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巨大的青石砖整齐堆砌在一起,判断为河道总督衙门的建筑基础和砖铺地面。“当时我们非常兴奋,又继续发掘了8条深沟,面积总计350平米。”
  李德渠拿出一份道光年间的《济宁直隶州志》,上面有总督衙门的平面图。他告诉记者,当时工作人员们就是根据这份平面图判断,发掘出的建筑基础分别为西路建筑基础、中路的西围墙、大门西侧的八字墙基础、东路建筑的基础等。“这无疑是进一步确定了济宁运河总督衙门的位置,将为今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更多资料。”
元代就落户济宁,明代时最为兴盛
  关于河道总督衙门,济宁人聊起的大多是清代时的典故。其实作为管理、治理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这座衙门早在元代就已经在济宁落户。当时济宁还是一座土城,该机构名为都水监,整体建筑早就不复存在,所以现如今已完全无法考证位置。
  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的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说,河道总督衙门到明代时规模最盛,建筑分为左、中、右三路,门、亭、楼、房等各类建筑100余间,前衙后宅,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米。到了清代,河道衙门变为三个,分别为天津的北河河道总督衙门、位于济宁的东河河道总督衙门以及位于淮安的南河河道总督衙门。“作为疏通、管理、保卫运河的机构,三个河道衙门先后被裁撤,济宁的东河衙门保留时间最长,一直到光绪28年(1902年)才裁撤。”杨义堂说。
  河道总督衙门历经600余年,先后有188任总督到任,其中既有禁烟名臣林则徐,也有顺治年间病死在任上、被济宁百姓尊为河神的治河名臣朱之锡。如今大运河申遗成功,很多历史、文化专家都认为没有运河衙门的济宁,在运河文化方面缺少了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提出“让静态文物会说话”,通过对大运河的保护,结合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汶上南旺枢纽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研究建设运河文化长廊,进一步加大运河遗产的文化旅游开发工作力度,重现大运河过去在济宁所呈现的辉煌。
  编者按:今年年初,山东省正式启动实施保护文化遗产的“乡村记忆工程”。济宁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久远的城市,除了丰富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其实田园山水间也隐藏着诸多古村落。经过层层筛选,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曲阜市尼山镇夫子洞村两座古村落,率先获得了“乡村记忆工程”试点。本报将陆续探访这些古村落,将其重现在世人面前。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刘金同
  编者按:即日起,济宁市文物局在全市文博系统启动“最美文博人”评选活动,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最美”人物、践行“最美”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本报也将陆续专访“最美文博人”候选人,将他们背后的艰辛付出,和对济宁文博事业的热爱,展现在读者面前。
济宁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高秀丽—— 为了申遗,曾一天三次奔赴南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