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不少学生难适应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刊记者 王伟凯 

  9月1日,结束了暑假的学生们纷纷踏入校园,开始了他们新学年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这些特殊阶段的学生,新学年到来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角色的转变、崭新的环境他们会适应吗?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珠玑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正在专心上课。
  问题一:
升学新环境
新生难适应

  “开学这几天,她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愿意上学,就是去了在路上也拖拖拉拉,一说去上学就不愿意。晚上写作业也总是心不在焉,每天的作业都要拖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班主任也说她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可怎么办?”杜女士的女儿在新桥小学读三年级,提起女儿刚开学的表现,她很是头疼。新学期开学后,记者走访烟台市部分中小学,发现每天在学校门口都有哼哼唧唧不愿意进学校的孩子在跟家长讨价还价,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早上起不来,甚至厌学的状况。每年开学第一周,都会有孩子因为沉溺于假期状态,不能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而困扰。专家提醒家长,开学的前两周是学生“收心”的黄金时期,如果不能迅速地从“假期综合征”中走出来,还将有可能影响整个学期的学习。
  升入新学校的学生面对的都是陌生的环境、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这一衔接阶段做好适应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幼升小”的学生,家长付出的精力要更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心理情绪状态,及时与班主任做好沟通,帮助孩子建立新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而“小升初”的学生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与人交流,并且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鼓励孩子与新同学交往。同时,在学习上对孩子的监管也不能突然放松,要逐步放松让他适应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积极主动学习。
  对于“初升高”的学生,家长们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出现失落感,要及时与孩子交流,通过回忆以往努力学习取得进步的事例来鼓励孩子,新起点要积极面对,振作精神去拼搏。并帮助孩子深入分析自己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距,将差距缩小,树立孩子自信心。
问题二:
期末考试失利
学习信心受挫

  “媛媛今年开学升入初四,但是由于上学期期末考没考好,心里一直感觉有负担。虽然暑假期间,我们特意带她回老家散心,在老家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每天还与亲戚朋友玩或者去新的地方探险,使她逐渐忘了考试的失利。可是,新学期开始后,媛媛又开始想到学习的压力,而且,因为初四要准备升学考试,她也变得越来越没信心,这两天甚至向我说有些厌学。”女儿在烟台十中上学的岳女士向记者说出了她心中的困惑。
  像媛媛这种情况,在毕业班的学生中比较普遍。新学期开学后,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凡是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明显感觉到“升学”的压力。假期的休息是一种调节,不过,如果新学期立刻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加上之前学习成绩下滑的心理因素,可能会让这些学生更难以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和家长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学生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想象高中、大学的一些好的情景,例如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等等,让自己对中考、高考后的生活有美好的期待。
  其次,每个中考生、高考生都有压力,大多数孩子的压力会引起一些生理反应,例如睡眠不好,胃口不好等,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自己会慢慢调整,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太关注“压力”,也不要给自己压力,中考和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如果家长也很紧张,会跟孩子的压力形成交互作用,相互强化,让孩子的压力更大。
  最后,学生应该从新学期开始树立正确而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指更具体的目标,如每天、每周、每月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这样当孩子每次完成了自己制订的任务后都会体验到成就感,增加自信。
问题三:
生物钟难调
上学总迟到

  “我们家的瑶瑶暑假里每天睡得晚,起得晚,开学第一天,闹钟响了她也不起床,我和她爸轮流叫她也没见动静,后来叫的遍数多了她就开始大发雷霆,显得十分烦躁,最后很不高兴地起床,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还是迟到了,虽然头天晚上瑶瑶信誓旦旦地说第二天一定准时起床,可是真到了第二天早上总是起不来,这都两天了,总是迟到,真不知该咋办了。”女儿在珠玑小学上二年级的秦女士满脸愁容地向记者说道。
  在暑假每天睡到自然醒,突然要早起,肯定很困难,瑶瑶并不是不想起床,实在是起不来,身体和大脑还没激活。家长反复催促,让她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遭到父母责骂,心里自然高兴不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让闹钟提前5分钟响起,然后打开轻音乐,给孩子做做身体按摩,在孩子将醒未醒时给她讲点好笑的滑稽故事,或者挠痒痒,孩子会慢慢地清醒,并且有个好心情。给孩子一些好的暗示,引导孩子去看到开心的、积极的、乐观的一面。例如告诉孩子“开学了,看到以前的同学肯定很开心了。”“新的学期又会交一些新朋友吧?”“这位新来的老师好像挺喜欢你的,你也很喜欢他/她的吧!”等等,通过良好暗示,让孩子喜欢学校,更快适应学校生活。”并且家长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这些不适应的情况,不用批评和责骂,给点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生物钟的变化,慢慢适应学校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