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扔到河道里,清理靠大雨
栖霞如今清理垃圾很积极,垃圾箱将逐步配备到位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日,在栖霞市郝家楼村口的河道里,堆放着一小堆垃圾。
     今年7月份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栖霞市的群众满意度不足50%。3日,记者赴栖霞部分村庄采访,发现大部分村庄都已行动起来,对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但是因为配套没有跟上,一些垃圾依然要扔到河道里,垃圾随之向下游流去。

  文/片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垃圾都倒在河道里
  3日下午,栖霞下起了雨。翠屏街道十里庄村村容比较整洁,主干道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杂物。
  但走近村里的一个河道,发现杂草间夹杂着一些生活垃圾,塑料袋、果皮袋、腐烂的瓜果等。沿着河道往上游走,在两条河道汇集的三角地带,有两处垃圾堆,垃圾附近的河水有的成了黑色。一些轻小的垃圾如矿泉水瓶等跟着河水离开垃圾堆,向下游移动。
  村民说,村里的垃圾多扔到这条河道里,以前每年大约在秋天会清理一次,前几天,又有铲车来做了清理,“这次清理得很彻底”。
  此后,村里不让再往这里扔垃圾,“但不往这扔,也没地方扔啊,每家每天都要产生垃圾。”多位村民这样抱怨。

 清垃圾靠大雨冲
  而在栖霞市松山街道郝家楼村,村里的垃圾也曾经跟河道有关。
  雨越下越大,雨水夹杂着黄土顺着郝家楼村的路面一路向下。在村里的路边,记者依次看到两个存放垃圾的地方,一处用水泥堆砌的垃圾池已经装满,旁边堆放着建筑垃圾等杂物。一位当地村民讲,平时有人来清理,可能是因为最近下雨,清理得不及时。
  他说,以前村里的垃圾也是扔在河道里,很少有人清理,一般是等到下大雨的时候,垃圾就跟着雨水沿河道被冲走了。
  几个垃圾池是今年建起来的,有了垃圾池,大家就改变了过去往河道扔垃圾的习惯。

 村里都配了垃圾箱
  采访中,几乎每户村民都说,感觉近来“上面”对垃圾清理的工作很积极,环卫工作似乎是村里近来的“大事”。在整治之外,村里表示会相应配备垃圾箱,镇上还会建设垃圾中转站。在荆林埠村,新配备的绿色大垃圾箱摆放在村头。有的村在显眼位置挂着写有“文明乡村”的横幅,鼓励村民关心、投身环境整治。
  不过目前,并不是所有村都已摆放到位。十里庄村村头一块较宽阔的地方,一块高出地面数厘米的水泥地已经打好,村民们说,这里要摆放大的垃圾箱,村里其他地方还有好几处。这样,垃圾就不用再扔到河边。
  而郝家楼村的村民也在等待垃圾箱。“有了垃圾箱,大家就会不好意思乱扔了”,一位女村民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