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貂皮价格大跳水
诸城貂农“换种”求生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沈振 宋磊
  去年11月以来的俄乌冲突以及持续多日的乌克兰危机,不光导致国际黄金、白银价格的波动,蝴蝶效应也传导到远在9000公里外的山东潍坊诸城。这个占全国1/3产能的中国最大的水貂养殖基地,如今正陷入皮草业的寒潮中。
  诸城貂农:
今年没有不亏的

  每年8月,正是水貂集中出栏的时间。诸城市辛兴镇臧家庄子王祥杰家的1500多只貂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然而,今年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亏了十几万,养这些年从来没亏这么多。”
  王祥杰是村子里最早养貂的。他平时爱看新闻,然而他不知道,如今电视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的俄乌争端和乌克兰内战,居然会影响到他的生意。
  王祥杰2008年开始养貂,前两年貂皮价格一直处在高位,王祥杰的貂园也不停地扩张。现在,老王的貂园已经有十多亩地。去年这时候,一张公貂皮的价格能卖到300多元,母貂皮在200元左右。“今年才卖100多块钱一张,差得太多了。”
  臧家庄村里现在有十几户养貂,今年没有不亏的。“那些这两年刚开始养貂的新户,今年亏得更厉害。”王祥杰去年卖貂的货款至今没能全部拿到手,加上今年又亏了十几万,明年准备先不养了,看看行情再说。
  胶州人王超则尝到了“高位套牢”的滋味,他从前年就开始考察养貂,连续两年的高价位终于让他下定决心在去年底投资。场地费、人工费、饲料费加起来一共投资了不少,然而今年的貂皮价格却连去年的一半都没有,这让王超第一年就亏了20多万。
  现在,貂皮市场处于低谷,一些有实力的大户都在低价囤皮,等行情回暖时出售。“像我这样刚开始养的,没什么资金,只能挺过去。”王超说。
国内最大养貂场:
被乌克兰“火药桶”重挫

  乌克兰这只“火药桶”的威力,诸城市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大森林”)的理事长孙万红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国内最大水貂养殖企业,今年的出口量几乎为零。
  作为国内最大的养貂企业,大森林的水貂出栏量约占全国1/4、全球总量的1/8。2013年大森林出栏水貂956万只,占诸城市全市产量的61%之多。
  “我们去年的貂皮全卖给了国内加工厂,但末端销售市场是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国际市场。”孙万红说,去年以来俄乌局势的持续动荡给国内水貂业带来了极大冲击,但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机遇。“因为俄罗斯和欧洲关系持续紧张,俄罗斯市场开始逐步放弃土耳其这些西方供应商。”
养貂大户:
行情不好银行都不贷款

  吕标镇的养貂大户孙加杰从2002年就开始养貂,但他从未经历过今年这样的寒冷行情。“公貂皮130元一张母貂皮90元一张,这样的价格连成本都不够,怎么能不亏啊。”孙加杰感叹。去年貂皮价格行情好时,孙加杰扩大了养殖规模,然而今年他却亏了近40万元。
  在孙加杰眼里,现在摆在养貂户面前的困难很多,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貂皮价格持续下滑,然而最大的麻烦是,银行不再贷款给他这样的养貂户。
  和孙加杰一样,许多貂农手里都攥着去年貂皮货商给打的白条,这使得貂农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银行对貂农的减贷停贷政策,无疑让他们雪上加霜。
海宁皮革城:
今年买貂皮大衣最合算

  从诸城市前往辛兴镇公路两旁,每隔百十米就有一处“收貂”的招牌,然而多数收貂处非常冷清。
  诸城人王守宝5年来一直帮着河北过来的客户收购貂皮。他告诉记者,现在诸城收貂皮的多数都是河北唐山过来的,“诸城都是养貂的,从事加工的很少,只能卖给外地人。”
  在中国最大的生皮毛交易市场河北尚村,主要交易来自山东和东北的生皮。来自山东的貂皮大多为低档皮。市场行情显示,国内貂皮价格在2002年达到最高,为800元一张,2003年猛降至200元一张;之后呈震荡走势,2010年曾达到400元一张。
  与尚村相隔200多公里的唐山,是国内较大的貂皮加工企业聚集地。来自唐山的貂皮加工厂老板常发今年在诸城设了好几处收购点。去年常发在诸城收貂皮时,一天能收600来张,今年每天能收1000多张。“今年诸城这边养貂的太多了,产量非常大。”常发认为,正是诸城的貂皮产量太多,致使今年的貂皮价格上不去。
  常发打算趁今年貂皮价格处于低位,收购一些储存起来。虽然今年加工成本上涨,但貂皮价格暴跌对处于皮草行业产业链中端的貂皮加工企业影响不是很大,“今年厂子效益不错,唐山很多大的加工厂趁着今年生皮价格暴跌,都在储备貂皮。”
  海宁中国皮革城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今年国内貂皮普遍降价30%—4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但中间加工环节以及成衣设计环节成本没有下降,“现在还不到销售旺季,貂皮大衣会降多少并无法预计,但今年肯定是这几年买貂皮大衣最合适的时候。”
   蝴蝶效应
哥本哈根拍卖行:
中国买家
让拍卖价5年涨一倍

  在闪动着奢华和时尚的皮草行业,一家名为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皮草拍卖行牢牢掌控着全球貂皮价格的定价权。作为全球最大的皮草拍卖行,哥本哈根皮草公司每年举行5次拍卖会,拍卖量占全世界通过拍卖销售的水貂原料的六成以上。
  来自国际毛皮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毛皮贸易价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2010—2011年度的数据显示,全球皮草零售总额为150亿美元,中国占了四分之一份额。
  孙万红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我国皮草市场零售额占到全球市场1/4,但国内高端毛皮仍是大量进口。“咱们国内貂皮质量在国际上属于最低档的,根本上不了丹麦的交易平台。”
  近年来,国际貂皮价格持续走高,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600家国际客户里,350家是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哥本哈根皮草拍卖会的价格,也因为中国买家的到来,在此前的5年间涨幅近100%。
  而在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下,养貂大国丹麦的毛皮出口量,占到中国毛皮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世界毛皮产业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但由于发展历史及产品质量等因素,皮草成衣一线品牌仍在国外,国内相关企业产业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
  业内人士表示,皮草原料拍卖制度对企业影响非常大。一件裘皮时装,原料成本高达80%,而原料价格上涨直接推动成衣价格的上涨。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价格波动看,只要中国市场好,各路资本进入,拍卖价格马上就会提高。
国内市场:
“八项规定”打蔫皮草市场

  今年2月,哥本哈根皮草拍卖会上,连年上涨的貂皮拍卖价开始下行,到6月的拍卖会时,拍卖价跌幅最大的貂皮品种,距离最高点已经“腰斩”。
  中国买家的退潮,影响到哥本哈根的皮草拍卖价格。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八项规定”以来,皮草等高端奢侈品市场不景气。在淘宝网,原价在万元以上的貂皮大衣,现在几千元不等。在济南,曾雄心勃勃地号称“倾力打造北方皮革业城市中心”的济南海之宁皮革城开张8个后,于半月前关张。
  诸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郑茂乾说,丹麦貂皮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这股降价风潮很快传导至国内养貂行业。
  据郑茂乾介绍,诸城产的貂皮60%以上都间接出口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索契冬奥会时,俄罗斯为防止恐怖袭击,关闭了貂皮交易市场。由于这两个国家持续政局动荡,对诸城养貂业冲击很大。上述两项因素叠加传导,导致当地生貂皮大量积压,价格严重下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