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长法官跳槽到律所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宁
  日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注意到律师行业里新出现的一种“职业流动”。
  这家律师事务所刚在四板市场上挂牌融资5000万元,其中一部分要被用作股权激励,通过内部定向融资的方式,实现律所内人人持股。
  这家律所的一位高管解释称,律师这个行业人才流动性大,超过100人的团队会出现大进大出的问题,为了稳定军心,这家律所才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言谈间,他透露,包括很多法院系统的官员,都被他们这里的灵活机制吸引,转行到他们这里做律师。
  就这个律所而言,今年初到现在就吸引了三位法院系统的官员跳槽过来,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局级干部。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跳槽过来的官员,并非是临到退休赋闲职的,而是正当盛年。
  就仕途升迁过程而言,从一个最普通的科员,奋斗到局级干部,一般得有个一二十年的历练。这些政法系统的官员为何放弃奋斗多年的仕途,跳槽到律所?
  再问下去,原来法官跳槽到律所,并非这家律所独有。虽然法官转型当律师以前也有,但从去年开始,在律师这个行业里,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新鲜血液”,书记员、普通文员去规模一般的律所;大的律所更青睐级别高的官员。在北京,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原副局长黄力群于2013年10月辞职,加盟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就上面提到的这家律所,引进来的一位处级干部,一过来就拥有了合伙人身份,薪酬完全市场化,不光年薪比在原来的法院高了好几倍,而且还有丰厚的分红。即便是普通的书记员跳槽到律所,薪酬也比原来翻了一番。
  细究起来,政法系统的公务员为什么喜欢转型当律师,一是“专业”相近,政法系统的公务员,大多是各大名校法律系毕业生,通过激烈的公考考上国家公务员的,一般都通过了专业司法考试,跳槽到律所,算是同行业流动;另外,这些曾经的政法系统的公务员谙熟法院体系的运作、心理、价值判断,人脉资源深厚,做律师后,这样的职场经历会成为非常显著的“职业优势”。
  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反腐持续深入,“官员”已被视为一种高危职业,而且体制内的一些痼疾不改革,身在其中很难独善其身,更加重了这些官员的职业高危感,在律所丰厚待遇吸引下,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
  出现在律师行业的这股职业流动,正好生动地诠释了现下出现的官员又一次“下海潮”。本人倒是乐见其成。正所谓此消彼长,当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小时,势必是市场盈利能力的空间越大,人们对市场创富能力的追求,使得他们不再羡慕体制内的那点微薄的薪酬和权力租金,而是愿意在市场的大潮中去施展才华、创造财富、实现人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