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救助莫“碎片化”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剑锋        

  2日省城大雨,一位流浪老人因多日没吃饭,饥寒交迫下差点晕死在省立医院门口。省立医院医护人员看到流浪汉异常,主动免费为其治疗,并帮其寻找家属。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流浪老人已经康复。(9月4日《齐鲁晚报》)
  救助流浪老人,体现的是医院责任,彰显的是城市大爱,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有效作为。
  流浪者沦落在街巷里弄、蜷缩在城市角落,大多是一种无助和无奈,对现代社会来讲,给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一条“活路”,是文明城市应有的包容,也是城市管理者不能回避的责任。面对他们有顿饱饭、有口热汤、有件暖衣的渴求,我们必须思考和践行的是如何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救助体系,使流浪者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来自各方的温情,从而更加有尊严、有勇气地生存下去。
  不可否认,暂时的政府救助能使流浪者境遇得到一定的改观,但“碎片化”、一次性救助也只是应急之策。解决流浪者的生活问题,既需要政府层面的制度关爱,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切实发挥好政府与社会共同救助的力量,把救助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使救助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轨道。
  靠救助机制解决不了流浪者的根本问题,要让其真正结束四处漂泊的生涯,必须解决好他们的权益贫困。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妨将流浪者纳入到新市民管理范畴之中,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让他们在享受就业、就医、就学等基本权益的同时能够自力更生、安居乐业,不再为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唯如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流浪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