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长”受追捧,职院收成好
烟台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火爆,不少院校创历史新高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4日讯(记者 李楠楠) 4日是烟台职业学院新生报到的日子,学校迎新现场新生多,老师多,而且老师们个个喜上眉梢,原来今年该校一口气录取了6300人,比去年多录取了1000多人,报到率达到九成,不少热门专业报到率达到100%。据了解,不光是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其他几所学校今年也都达到了学校招生录取历史最好水平。
  “同学们集体报到后,跟着我一起去领被褥,别走丢了啊。”4日,在烟台职业学院北门广场,志愿者们大声招呼着报到的新生。迎新现场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今年新生报到太火爆了!我们的分数线比往年要高,而且还只招第一志愿的考生,但是报考的人数还是很多,已经超出原始招生计划。”
  “无论上什么大学,重要的是学到本领,将来能养家糊口。”一位来自菏泽的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报考这个学校就是为了要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最好能在烟台找到工作,成家立业。”这位家长还分享了自己的报考经验,一个是选择学技能的专业,一个是学校位于沿海城市,最后一个是学校要是公办学校。“沿海城市就业机会多,学技术不愁没工作,公办校放心。”王先生说。
  和这位家长想法一样的还有很多,现场一些技术性应用型专业因为贴近生产实际学生好就业、行业前景好而备受青睐,成为考生和家长理性的首选,新生报到处围满了人。
  “今年确实招得不错,一共招了6300多人,比去年多招了1000多人,而且文理录取分数线普遍提高了30多分。”烟台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刘佳振告诉记者,“可以说是建校以来的最好水平。”

探原因>> 为啥今年报到一片火爆?
  不光是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其他高职院校今年也都取得了招生佳绩。相比之前高职院校一直在喊“生源荒”“招生难”,为什么今年烟台的高职院校会一片火爆?
  据了解,一方面从去年起,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对职业教育的有利政策,给学校、家长和学生们增强了信心,职业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比如以前我们学校学生近7成来自农村,农村和城市生源比为7:3,今年城市生源增加,城市生源增加到4成。有的考生考530多分,也报考了职业学院。”刘佳振说。
  “另外,不少考生和家长还看好烟台的地域优势,沿海开放城市,各种机会多,将来通了动车,会更方便。”刘佳振说,考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能学到一技之长,对今后的就业、前途信心增加。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考生和家长的报考志愿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大多数考生把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放在了首位。烟台一些高职的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都超过了本科线,一位考了500多分的考生告诉记者,“只要能找到好工作,读高职也无所谓,我当时报考这里,一是学校的牌子亮好找工作;二是专业实训技能机会多;第三,学费低于三本院校。”
  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分析,近几年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也在社会上产生比较好的口碑,许多人逐渐认识到,高职的发展前景也很好,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的心态变了,第一志愿投档率高了,报到率高了。
 本报记者 李楠楠
企业人力资源总监 也来迎新
  4日,在烟台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新生报到现场,有一个特殊的展位“机械工程系专业咨询处”,系里的刘建宁教授和来自烟台海德机床厂的人力总监张爱国现场为新生和家长解答专业学习的问题。
  “以前老听说校企合作,今年开学第一天就看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来现场和学生面对面,我们感觉挺踏实的。”现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听了老师和人力资源总监的解答,我对孩子的这个专业又了解了不少,感觉学了这个专业将来找工作没问题。”
  “我们已经连续4年设立这个展位,每年都邀请企业的代表来迎新。现场解答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的困惑,更直观地展示企业将来的用工要求。”机械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曲亭说,“利于学生从一入学就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及时做好职业规划。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提前接触学生,为将来招聘做好基础。”
  “许多企业真正需要的也是一些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很多本科生可能更倾向于理论,而且学生眼光会比较高,所以并不是多数企业最需要的;而中职生大多只能从事一线技术,对于一些专业要求较高,又需要一些技能的岗位,高职生会更合适。”张爱国说,所以他们也愿意到高职中来多接触一些学生,也是一种人才储备。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