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匮乏,成菏泽民企发展瓶颈
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要靠高薪资,更应打造适宜人才发展的环境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袁慧 
  “我们这些乡镇企业,高技能人才不愿意来,更不愿意留,这对于地方民营企业来说,至今都是一个难题。”菏泽某民营企业主诉苦道。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调查了解到,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菏泽民企发展的短板。而形成民企人才缺口的原因以及民企应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记者采访专家进行了探讨。
人才短缺成制约民企发展短板
  相较外资和大型国企,多数民营企业存在着许多先天性不足,它们一般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不少是从家庭作坊式发展起来,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口日益扩大。
  定陶县一家民营企业用工数据显示,该企业员工共700余人,而本科以上学历者却不足20人。菏泽一造纸企业,拥有员工15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者仅12人,企业内的技术指导多是和科研机构合作。牡丹区某民营纺织企业,欲着力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却因资金不够,在人才招聘上犯了难。
  菏泽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核心人员多是企业内部慢慢培养起来的,像我们乡镇企业,高技能人才不愿意来,更不愿意留。”菏泽众多民营企业主坦言,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
薪资不高等制约民企人才集聚
  前不久,菏泽一高新技术企业历尽周折,得以引进一名高端专业人才,然而对方最终还是因企业所处地域环境落后等原因,放弃了为他提供的房子而离去。
  菏泽市民营办副主任郭抒青在分析菏泽民企高技能人才招工难的原因时坦言,这种现象不仅是菏泽,也是整个内陆相对落后地区所面临的问题。
  郭抒青分析说,民营企业待遇低、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不健全;如今的人才追求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同时也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菏泽民营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排外思想比较严重,员工以上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另寻理想平台。
  业内人士分析,结构不优、观念不新等,致使民企难以招到高技能人才。另外,目前人才市场应届大学生和中低端人才较多,而企业需求的往往是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这也是民企人才缺失的原因。
用好的待遇和文化留住人才
  经济管理学教授张崇康说,缺乏相应的高技能人才不可能实现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的升级。记者采访了解到,对此也有部分企业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惜重金聘请高技能人才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
  菏泽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说,民营经济已进入以研发和销售带动发展的新阶段,民企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必然要加强产品设计和研发力量。
  “民营企业要想在争夺人才中胜出,必须培育适合人才发展和成长的环境。”张崇康认为,民营企业应给人才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制定一套灵活的强具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同时,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和福利设施,重视人才投资,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稳定人才队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