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庙镇女娶男嫁破传统婚姻束缚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9月4日讯(通讯员 李广喜 史建刚 孙玮玮 记者 王忠才) “噼啪,噼噼啪啪”,7月9日早上8点,在阵阵喜庆的鞭炮声中,惠民县石庙镇屯里街村“女娶男嫁”的一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迄今为止,这个村已有13名女青年冲破男娶女嫁婚姻形式的束缚,“女娶男嫁”结为伉俪。这些上门女婿吃苦耐劳,孝敬老人,小两口恩恩爱爱、邻里间相处非常融洽,他们有的成为村里经济发展、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有的被评为“五好家庭”,成为村里群众学习的榜样。
  这个村女青年王玲美,1998年与黑龙江的邱红勇喜结良缘,小伙子为了更好地融入女方家庭,自愿把名字改为王永福,婚后喜得贵子,现已申请安排二胎,由于小两口的辛勤劳动,日子过得甜美温馨,家庭和睦,母亲对女婿非常满意,见人就夸:“我们家这个女婿比亲儿子还好啊!”喜悦之情洋溢在爽朗的笑声中。
  石庙镇小田村计生专干就是女娶男,因为从小在本村长大对各家各户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多次计生专干竞选中,都不费吹灰之力夺得桂冠。去年,女儿也到了结婚年龄,受母亲的影响坚持要留在家里陪母亲,于是在与内蒙古小伙子喜结良缘,生育一女孩,且毅然退掉了二胎指标,还笑说:“到我老了我的女儿一样可以,留在家里啊!”
  现在,在石庙镇“女娶男嫁”已不再是新鲜事了,反倒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只有男孩才能养老、才能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束缚,为树立“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型的生育观念建立了基础。石庙镇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把当地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与报刊、网络等现代文化相融入,繁荣农村人口文化,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依靠和运用文化的力量清除农民群众旧的婚育观念和封建陋习,倡导婚育新风尚,树立婚育新观念。坚持政治上培养,生产、生活上关心、帮扶,解除到女方落户的上门女婿的后顾之忧。
  在发展党员、培养村干部工作上,积极引导、热心帮助,注重推选有才干的上门女婿。在子女上学、入伍、结婚、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帮扶上门女婿中的计生户发展生产,积极为他们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服务。坚持政策上倾斜,不歧视、不排挤,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上门女婿和当地村民要一样有宅基地分配权和耕地承包经营权,对需要建房的优先安排宅基地,优先贷款发展生产,优先安排劳务输出,优先安排困难户享受低保,照顾生育二胎,享受奖扶金。坚持破除一些陈旧的男尊女卑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