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裕产品上架全国万家超市
奔跑在产值翻番目标的路上,中高档面条占据滨州九成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运往全国各地的中裕面条。
   A
海南省130亩育种基地全国独有
  作为滨城区粮食系统核心企业的中裕品牌从当年产值几千万元,到当下实现翻番的发展跨越,成为了滨州乃至全省最具规模的小麦种植、加工企业,是我国最完整的的小麦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小麦育种到成品深加工,凭借完善的生产模式,中裕品牌打造出高效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中裕人正赋予现代化企业新的内涵,打造绿色、安全、健康的餐饮新文化,擦亮了滨州面粉加工行业的“金招牌”。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高质量,中裕正逐步全面实现自己作为产品原料供应者的角色,同时,为未来储备生产资源。
  中裕公司创建于2004年,当时就是一家单纯的小麦粉加工企业。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面粉的高品质、多品类要求,中裕人将面粉进一步转化为食品,并开设自营专业食品店。2010年,中裕人在滨州建立“法兰卡1876”和“面食家”、“中裕食品快餐”连锁店。作为以小麦为核心的企业,优质原粮是生产高品质面粉的保证。
  与好多农业龙头企业不一样的是,中裕品牌的小麦原粮主要来源于自己培育的种植基地。总经理张志军告诉记者,随着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定位和横向发展的需求,对于小麦原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注重种子的繁育与研发,当前,企业科研团队中硕士、博士近十名,正在实验更多玉米和小麦品种。
  “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海南省有130亩育种基地,如果从面粉加工企业来讲,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张志军说,“自2010年以来,企业之所以重视种子的繁育,主要和企业的需求有关,这也是我们企业追求高质量产品的必然。”现在企业产品获得了普遍认可和接受,张志军告诉记者,“中裕”面粉、面条已在全国10000多家超市销售,遍及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而中高档的面粉、面条在滨州已占九成市场份额。张志军说企业正朝着30000家超市的目标前进。
B
“五统一”保证原料充足供应
  文/片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本报通讯员 付新 冯志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发展壮大,对于原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裕人除了单纯追求小麦质量的同时也不忘出台措施确保小麦收购的数量。为了调动周边农民种植优质麦的积极性,中裕人不断推出惠农举措。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五统一”原则,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品质安全以及充足的供应。
  自2008年起,中裕人建立种子加工厂,自行培育、加工、筛选、精选优质麦种,发放给种植户。在周边村镇探索“三免一加”生产订单试点,即“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比市场价加价15%—20%收购”,真正做到让利于农。作为滨州唯一的优质麦加工、深加工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订单式合作模式,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确保了企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原料。“通过种植,我们公司提供的改良优质小麦种,每亩地多创造经济效益300元以上。”张志军说。
  张志军说他们在推广之初,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优质麦种规定每亩仅能播种15斤,可麦农种习惯了每亩播30斤的种子,很多麦农就偷偷地增加种子的数量。很多农民对陌生的麦种不放心,担心麦子会不会有人收购。为了避免成麦倒伏,中裕的科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挨个与麦农做解释、宣导工作。”第一年推广了2000多亩,第二年变成了5000亩,第三年就到了50万亩。切实得到利益的粮农每到耕种时,都会主动来要中裕品牌的麦种,并按照中裕种植规范和标准来操作。
C
建设养殖基地发展循环经济
  中裕人始终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建设能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高效生态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发展目标,在不断增粗拉长企业产业链条。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从生物育种、良种繁育、推广种植、收购、储存、初加工、深加工、食品加工到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2009年,中裕人投产了年产2万吨小麦蛋白粉生产线,同时配套了年产4万吨特级食用酒精生产线,提取小麦蛋白粉后的淀粉乳作为酒精的发酵原料,不影响酒精产量,在成本上比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更有优势,因此也是个好项目。这两个高附加值项目使中裕品牌进入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高端领域,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眼下,我们有3个养殖基地,存栏生猪28000多头,我们计划在种植基地建设年出栏70万头良种猪高效生态循环养殖示范项目。我们将酒糟调配成绿色、天然的液体饲料,全部实现液态饲喂,这在全国还是首创。”张志军说。建设养猪场可以让自产的液体蛋白饲料实现转化增值,养猪场产生的废弃物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转化成电能和热能用于猪舍照明和冬季取暖,沼渣、沼液作为小麦良种基地的有机肥料。提取蛋白饲料后的有机废水再进行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沼气热电燃烧转化成加工环节所需蒸汽和电能;产生的有机污泥转换成有机肥回到优质小麦基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