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威农少女”,   在陶土上复原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亚威农少女”,
  在陶土上复原

  毕加索创作出第一件陶艺作品时,已近67岁高龄。随后的20多年间,毕加索以陶瓷为媒,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探索,从一窍不通,成为陶艺大师,开辟了又一创作领域。
  通过此次在淄博展出作品的图片资料,记者发现,毕加索最初的陶艺作品,大多是在平面陶丕上作画,然后烧制成型。
  毕加索还将名画《亚威农少女》在陶器上复原了。《亚威农少女》是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陶艺上的少女,展现了与画作相同的绘制技法,用陶罐本身的曲线,体现了少女体态的婀娜,与画作相比更具立体感,而这也体现了毕加索在不同媒介上创作的高超驾驭能力。
  3000件作品,
  激活了制陶业的艺术细胞

  二十世纪初,作为传统手工业的制陶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然而由于毕加索的功成名就,他晚年创作的3000多件陶艺作品,被列入他所有艺术作品中。也正是他的创新之举,让原本只是欧洲人日用品的陶瓷,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品。
  “此次在淄博展出的50件作品,全景式的再现了毕加索陶艺创作的整个历程,是毕加索陶艺作品的精品代表。”淄博毕加索陶艺展策展人温琴佐·桑弗说,毕加索20多年间创作出的3000多件陶艺作品,为陶艺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制陶业艺术细胞。记者了解到,与绘画作品一样,毕加索的陶艺作品同样价值重大。继他之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着在陶瓷上创作。毕加索的作品,直接影响了沃克思、安纳森等第一代美国现代陶艺先驱。
  如果生在中国
  我会是书法家

  近年来,随着毕加索儿子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地开展父亲的陶艺展,毕加索的陶艺作品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而在之前,毕加索的陶瓷作品也曾几次到过中国,但从数量和规模上看,此次淄博的展会是最大的一次。
  据报道,今年1月,在上海举办的“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上,展出了12件毕加索陶艺作品。8月29日至10月31日,“毕加索:材质的诗歌”毕加索陶艺展在北京举行,28件陶艺作品参展。桑弗认为,通过更多的展出,毕加索陶艺作品将与更多中国人结缘。
  说到与中国的缘分,策展人桑弗讲述了一个细节:毕加索陶艺创作第三阶段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类似中国水墨画的线条和笔触。对此,他的解释是,毕加索生前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甚至曾经说过,“如果我生在中国,可能就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了。”他认为,毕加索的创作也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灵气和诗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