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王毅访澳含蓄“敲打”澳政府
多帮忙别添乱
2014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堪培拉议会大厦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据外交部网站
     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启程回国。应新西兰外长麦卡利、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邀请,王毅于9月4日至8日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了正式访问。在访问过程中,王毅直言:“希望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忙而不是添乱。”这被澳媒解读为是在含蓄警告澳方。
本报记者 王昱 整理                    
要破“亚太铁三角”
  据新华社消息,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8日在堪培拉会见外交部长王毅。阿博特说,中国的发展给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重要机遇,中国是澳重要合作伙伴,澳中关系对澳极为重要,澳方希拓展和深化澳中关系。而王毅则说,深化中澳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双方要不断促进互利合作,提升政治互信,使其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为中澳关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打造两国更为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场表面上看上去用语十分平淡的会见,却引起了媒体广泛注意。王毅此次访问澳大利亚,时间上正好在日本首相安倍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相继访问澳大利亚之后。近期,澳大利亚与美日在安全合作方面有一系列急速跃进,而与这一跃进同步进行的,是澳大利亚政客频繁发出对华挑衅言论。当前环境下,“澳大利亚正在与美日结成亚太铁三角,联合对中国实行遏制。”这个曾经耸人听闻的猜测,正在显得愈发真实。
  对于澳方的频频“抬杠”,王毅此次访问凸显了中国是如何拆招的,而能否打碎或者至少减缓美日澳“铁三角”的成型,成为王毅此行的最大看点。
出招反击“日澳亲善”
  其实,早在与阿博特会面前一天,王毅在会见毕晓普时,就对这位曾扬言“澳大利亚不会惧怕中国”的澳方外长把话“谈开了”。王毅指出:中澳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也不同,但世界正是因为彼此不同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中国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是指虽然各不相同,但却可以相互欣赏,相互包容,并能寻求更高远目标的一致,“中国也许不是澳方目前最亲密的朋友,但中方愿意成为澳方最真诚的朋友。”
  澳大利亚媒体认为,王毅此番表态意在敲打澳大利亚现任政府。澳总理阿博特在2013年10月东盟会议期间曾表示,日本是澳大利亚在亚洲“最亲密的朋友”,而安倍在今年7月访问时也对澳方积极回应。据日本媒体8日分析,王毅此次对中澳“不亲密但真诚”的定义,似乎是为应对日澳“最亲密的朋友”而相应提出的概念,日本媒体还评论说,这一看似调门不高的双边关系定性,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在处理中日澳三方关系时务实的态度。
中国并非手中无牌
  事实上,虽然澳大利亚正与美日急速走近,但中方若想拉住这位远去的邻居,并非手中无牌。从王毅此次访问中澳大利亚方面的表态来看,在中澳政治关系远离的同时,双方的经济关系却在越拴越紧。
  据澳媒透露,在王毅与毕晓普7日进行的会谈中,双方都表示愿发挥经贸合作在中澳关系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巩固能源、资源等传统强项合作,积极培育基础设施、农牧业等新的合作增长点,探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对接和合作问题。毕晓普还在会后透露,中国和澳大利亚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最新民调显示,65%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的发展对澳大利亚是好事、是机遇。显然,澳大利亚虽然确有联合美日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但想搭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仍然是澳大利亚“一顿不吃饿得慌”的“刚需”。
中澳合作确有障碍
  不过,虽然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中国对澳的制衡提供了手段,但想要真正实现中澳交好可能确实存在相当难度。细加分析,中澳在地缘政治学上说确实是“八字不合”。
  正如美国学者米尔海默斯曾指出的那样,澳大利亚与日本虽然表面上国土面积差异巨大,但实则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由于独占了整个澳洲大陆,澳大利亚与日本同样成为了一个背靠亚欧大陆的“海权国家”。而根据地缘政治学的判断,当邻近陆上大国开始向海洋拓展时,这类海权国家几乎必然会同其产生摩擦。
  在现实国际环境中,与日本看重东海类似,澳大利亚向来关注南海局势,并被认为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应对中国的“前哨”。王毅在与毕晓普对话时表示:“希望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忙而不是添乱。”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表态与中方之前对美方“域外国家不应对南海指手画脚”的警告相比存在微妙的区别。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王毅此访,是意在对于澳大利亚这位“八字不合”的邻居透露出最大程度的善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