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教师远赴新疆支教
王祥臣:用余下的教师生涯发挥余热
2014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祥臣的身后是他支教的学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开元

  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对于远在新疆的王祥臣老师显得更不平常。如今已有26年教龄的他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对于去新疆支教,王祥臣说:“不为别的,我就想用我余下的教师生涯发挥余热,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讲台、粉笔
是我的全部
  王祥臣是山亭区第二十四中学一名教师,今年已经50岁了,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讲台有一天会延伸到远在4700多公里的喀什市。在教育局传达援疆通知后,他不顾妻儿的反对决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余热。他说:“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就是我的全部。”
  记者了解到,王祥臣老师所在的英吉沙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气候恶劣。据同去新疆支教的关老师介绍,气候干燥对刚去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不适应一天都在不停地喝水,但还是感觉嗓子干涩鼻孔冒烟,遭了不少罪。因水土不服,王老师刚到新疆的第二天身体就出现了不适。“现在我只能自己做饭吃,来教学我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我的选择
我不后悔
  提起为什么要选择来新疆支教,王老师说道:“虽然决定援疆的时候心里有过矛盾和挣扎,但是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就觉得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到新疆支教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
  中秋节这天。对于远在新疆支教的王祥臣来说注定不能与家人团聚。“妻子现在比较理解和支持我。虽然远离家乡亲人,但昨天,我们支教的十几个老师一起以另一种方式庆祝了中秋佳节。吃月饼,聊着远在家乡的亲人,聊一聊现在的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样。”电话里王老师对记者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