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茉莉花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许志杰
  关于茉莉花茶的制作,原来我想得很简单,就是把盛开的茉莉花摘下晾干后,放到同样也是已经炒制好的茶叶中,两者混在一起搅和一下,就是完整的香气扑人的茉莉花茶了。照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尝试制作茉莉花茶,首先是在马路边的一个花摊,用五块钱买了一株很小的茉莉花,放在家里精心调养。不到半年,茉莉花就开了,满屋子的茉莉花香,非常好闻。就像那首著名的《茉莉花》唱的那样: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当然,我没有将其摘下来送给别人家,而是等花落之后晾干放到茶叶罐里,亲手制作香气迷人的茉莉花茶。但是,第二天再打开茶叶罐时,不仅没有了开在枝上时的那股香味,而且花朵也变得枯萎凋敝,全没了又香又白的娇嫩。这才发现看似平常的茉莉花茶,并非如此合成,其中的技术与奥秘还是相当讲究的。
  茉莉花茶主要的产地在福建的福州、广西的横县、江苏的苏州。采用干燥的茶叶(茶坯)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窨制的工序是从窨花拼合开始,然后经过通花、起花、复火、提花,最后是匀堆装箱,茉莉花茶制作完成。茉莉花茶分特等和一等二等三等,特等用的是名茶做茶坯,上等的茉莉花与之拼合。现在市面上已经不大常见的如茉莉大白毫、天山银毫、茉莉苏萌毫,都属茉莉花茶中的极品,香气鲜浓,久留不去,平和味醇。
  其实,大名鼎鼎的茉莉花茶只是我国众多花茶类中的一种,是产量最多的花茶。茉莉花茶之外还有很多种花茶,其基本制作工艺与茉莉花茶一样,将茶叶与香花混搭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香茶,过去被叫做熏花茶,也有叫做香片茶的。花茶在制作过程中,茶叶吸收了花香,既有了茶味也有了花香。福建、江苏、浙江、四川,以及湖南、广东、广西、安徽,都是熏花茶的主产地。茉莉花茶量大名盛,还有菊花茶、荷花茶、珠兰花茶、柚子花茶、玫瑰花茶、木兰花茶。北方人,尤其是山东、北京的茶客喜欢喝茉莉花茶,两地成为福建茉莉花茶的主销区。受其影响,山东也出现了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的花茶,如平阴因盛产玫瑰,玫瑰花茶应声面世,过去的掖县现在的莱州因月季花闻名,月季花茶也是此地的特产。此外还有临沂地区的牛蒡茶、泰山的灵芝茶、崂山的竹叶茶、沂蒙山区的槐花茶以及近些年兴起的秋葵茶,具有鲜明的山东地域特点,这些被称作“茶外茶”的“茶”可做饮品,也是上好的保健饮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从有茶开始,茶的内涵就没有限制其外在形式的扩展,喝酒也被叫做吃酒,吃酒有肴,我们常说炒个菜喝一杯。喝茶同样也被叫做吃茶,吃茶有料,一盘瓜子,一盘点心,边吃边喝边聊,口不干舌不燥,精气神全在。英国人把中国人的这种吃茶法拿过去,起了一个洋名:“下午茶”,其实完全是中国茶道与茶艺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的发扬光大。我去英国的时候朋友推荐一定要去剑桥和牛津,那是真大学,再一个就是喝一次下午茶。剑桥和牛津去了,下午茶就算了,可想而知,下午茶不就是下午三两点的时候,找个空闲的地方坐下来,冲一壶红茶,来一两种点心,润润干渴的嗓子,填一下肚子。咱也知道这是一段惬意无限的美妙时光,有茶有点心也有地场,缺的就是这空与闲。
  在日本现行的茶道中,茶与花是不可分割的连体艺术,插花艺术与茶道诞生的时间大体都在15世纪。传说当时一些佛门高僧,出于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的博爱,收集了被风吹雨打散落在地的残花,放在一些盛水的瓶子之中,日本的花道由此诞生,尔后应运而生的是“花道家”,一直持续至今。有茶的地方必有花,有花的场所才适合喝茶论道,这也是我们看到日本茶室的基本陈设。窗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屋内花团锦簇,插花艺术飞扬,一个茶室被装点得青春荡漾,人如花灿。
  话还是要说回来,其实中国茶道同样伴着花道一起兴盛,寺院高僧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诵经打坐,然后事茶弄花,修身养性。明代僧人得祥有这样一首诗:池边木笔花新吐,窗外芭蕉叶未齐。正是欲书三无偈,煮茶香过竹林西。
  找不到这位僧人生卒年月的记录,但是他的寥寥几笔,简单数语,却把茶道与花艺刻写于此,载入史册,成为中国“两道”艺术引领时尚潮流的佐证。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是一部旷世奇书,他生活的年代的文化元素书中应有尽有,茶文化必不可少,与之相应的花道更是被提升到人间极致。黛玉葬花的那段,哭死了多少人,了断了多少人间情丝,随花漂走了多少卿卿我我和那些一万年也理不清的恩恩怨怨。人与花如泣如诉,花与人惺惺相惜,此时已不仅是茶道与花道,还有说不尽的世道与人道……
  最早说到“花茶”这个概念的人是明朝的朱权,他在《茶谱》一书中列《熏香茶法》章节,将花茶的制作、功效一一列举,开花茶著述之先河。朱权的同代人钱椿年也写了一本《茶谱》,其中的《制茶诸法》专讲香茶(花茶)的制作工艺,比朱权更加细致,更具操作性。钱椿年还提到了几种花茶品种,如橙茶,估计是橙子与茶叶的混合,还有莲花茶、木樨花茶等。尽管钱椿年十分详尽地叙说了香茶(花茶)的制作和品类,但是,这位仁兄却极力主张饮茶时“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因为这样会夺其“真香”。可见,各类香茶(花茶)虽然“古已有之”,而真正的饮茶之人还是主张“凡饮佳茶,去国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还是喝纯茶更好。
  在山东的不少地方还有些老人保持着喝茉莉花茶的习惯,胶南一带则有喝竹兰花茶的传统。但随着喝茶养生保健理念的大兴,更多的人青睐绿茶、红茶,其实喝茶如吃饭,豆腐白菜各有所爱,爱哪口就喝那口,没有尊贵卑贱之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